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增長放緩之際,油價持續偏軟,紐約期油昨晚在每桶41美元水平徘徊,除非收市能升穿每桶42美元以上,紐約期油價格將連跌8周,創1986年以來最長跌浪。布蘭特期油在過去8周跌了7周,昨晚跌1%至每桶46美元水平。
頁岩油競爭 油市嚴峻
自1985年11月起,紐約期油價格曾在5個月內由每桶約30美元跌至10美元。當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油組)也透過增產,跟油組以外的國家搶奪市場份額。油價花近20年才恢復至暴跌前水平,惟當年美國仍未開始生產頁岩油,意味目前情况較80年代嚴峻。
儘管紐約期油由去年每桶100美元高位,暴跌至40美元左右,美國、沙特、俄羅斯、伊拉克等全球產油商都不惜成本增產,以搶奪市場份額。《華爾街日報》稱,各方寸步不讓,油價可能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仍持續偏軟。
欲彌補收入損失 愈跌愈增產
分析師稱,產油國或油企原可透過減產緩解供應過剩,但各方都缺乏政治意願或商業動機減產,因為各方都須要確保收入源源不絕。
諮詢公司IHS Energy稱,正因為油價下跌,業界才要竭力增產,彌補收入的減少,使油價跌跌不休。
隨着環繞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升溫,人民幣近日貶值,令市場憂慮到中國的原油需求。中國近年對原油的大量需求有助支撐油價。
此外,若伊朗的制裁被解除,其石油出口將令原油供應進一步增加。
(綜合報道)
頁岩油競爭 油市嚴峻
自1985年11月起,紐約期油價格曾在5個月內由每桶約30美元跌至10美元。當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油組)也透過增產,跟油組以外的國家搶奪市場份額。油價花近20年才恢復至暴跌前水平,惟當年美國仍未開始生產頁岩油,意味目前情况較80年代嚴峻。
儘管紐約期油由去年每桶100美元高位,暴跌至40美元左右,美國、沙特、俄羅斯、伊拉克等全球產油商都不惜成本增產,以搶奪市場份額。《華爾街日報》稱,各方寸步不讓,油價可能在未來數月,甚至數年仍持續偏軟。
欲彌補收入損失 愈跌愈增產
分析師稱,產油國或油企原可透過減產緩解供應過剩,但各方都缺乏政治意願或商業動機減產,因為各方都須要確保收入源源不絕。
諮詢公司IHS Energy稱,正因為油價下跌,業界才要竭力增產,彌補收入的減少,使油價跌跌不休。
隨着環繞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升溫,人民幣近日貶值,令市場憂慮到中國的原油需求。中國近年對原油的大量需求有助支撐油價。
此外,若伊朗的制裁被解除,其石油出口將令原油供應進一步增加。
(綜合報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