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9.3」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臨近,內地媒體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報道不斷升溫,70多年前的抗戰往事和年逾百歲的抗戰老兵成為各個媒體報道的熱點;外國有哪些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會蒞臨北京,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國務院發布通知,連同周末調休,「9.3」期間放假3天,解放軍閱兵部隊近日也已經集結北京,進入最後的集訓和演習階段……中國紀念抗戰勝利的規格前所未有,引發各方關注。那麽,中央為什麽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20世紀的重大災難,戰後形成的世界秩序是以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來之不易。作為二戰的3個軸心國,德國和意大利已經對戰爭做出了深刻懺悔,驅散了法西斯的陰魂,融入了世界新格局,但是在東亞,70年過去了,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靖國神社裏仍然供奉着甲級戰犯的靈位,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喧囂塵上,日本戰後的和平憲法被安倍內閣修改,以「成為正常國家」,日本不但不承認釣魚島是中國的,甚至不承認釣魚島是有爭議的地區。儘管强大的輿論已經形成了一定壓力,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月14日發表的戰後70周年談話仍然難以讓人接受,他僅以回顧歷屆內閣歷史認識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和「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這一切說明,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繼而綁架國家機器,推動這個國家走上一條對外擴張的不歸路,並非危言聳聽。
日本一些政客的狂妄與傲慢,不僅是對中國人民的蔑視,也是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公然挑戰。中國作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者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責任遏制日本軍國主義復活。他們想讓人們忘記歷史,美化自己的侵略歷史和殖民統治,我們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讓世人牢記歷史,警惕日本「佛地魔」捲土重來。從這個角度分析,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是維護戰後世界秩序的需要。
突顯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
除了抗戰勝利紀念日(9月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還確立了「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和「烈士紀念日」(9月30日)。這3個國家法定紀念日的確立,顯示出中央有意引導全民增强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
根據官方的歷史論述,中共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但觀察中國大陸的政治性節日,以往主要只圍繞「人民解放」這一序列,從中共建黨、解放軍建軍再到人民共和國建國,大多是針對國內革命,而對對外戰爭的紀念比較少,規格也比較低。
但從今年開始,對抗日戰爭的紀念活動,已成為僅次於國慶的重大政治性紀念活動,規格明顯超過了平時的「建黨」、「建軍」等傳統政治性紀念日。這表明中共在意識形態上逐漸確立了新的範式,將「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置於同等地位。
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還可以與習近平的「中國夢」聯繫起來觀察。70多年前,中國處於亡國滅種的危難時刻,而國內是「一盤散沙」,新舊軍閥之間你爭我奪,國共之間激戰不斷,以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為轉折點,在中共的推動下,各方以民族大義為重,冰釋前嫌,聯合抗日,最終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今天,中國正處在大國崛起的關鍵時刻,但有些國家不願意看到中國崛起,不相信中國會以和平的方式崛起,圍堵中國的計劃從來就沒有中斷過;而中國境內的「台獨」、「藏獨」、「疆獨」勢力也有愈演愈烈之勢,現在又冒出了一個「港獨」勢力,難道中國又要成為「一盤散沙」嗎?中國要走向現代化、走向民主開明、走向民族復興、融入世界潮流,但並不意味着可以容忍各種分裂勢力抬頭。由此觀之,隆重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是强化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凝聚人心的一條重要路徑,也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彰顯中國
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以3500萬軍民死亡為代價,阻止了日本法西斯的鐵蹄蹂躪更多的土地、奴役更多的人民,最終迫使日本投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但西方主流社會一直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史觀,國際性的二戰紀念活動,多數在5月8日「歐洲勝利日」(俄羅斯定為9日)舉行,猶太大屠殺紀念日被確定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每年的紀念活動都備受全球關注,相比較而言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知之甚少。
即使在國內,對抗日戰爭歷史認識上也有分歧,從一個細節可見一斑。1945年國共兩黨的重慶談判中,在一次蔣介石和毛澤東同時出席的酒會上,有人出題,以中國古代名人解讀抗戰勝利的原因。有人回答「屈原」,意為日本屈服於美國的原子彈;有人回答「蘇武」,意為日本被蘇聯的武力擊敗;有人回答「蔣幹」,意為是蔣介石的功勞。毛澤東則回答「共工」,意為全國軍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擊敗了日本法西斯。
70年過去了,西方國家對中國戰場的作用仍然認識不足,中國高調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不僅有「敲打」日本的意圖,更顯示了積極參與二戰歷史建構的姿態,也是告訴西方世界:其他國家的二戰紀念是什麽規格,中國的對應紀念活動就要達到什麽規格。歐洲和俄羅斯有「歐洲勝利日」,中國就有「9.3」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波蘭等國有「1.27」的大屠殺紀念日,中國也把「12.13」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定為國家公祭日。中國也是二戰的戰勝國,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歐洲北非戰場是二戰平行的兩大戰場,中國在二戰中同樣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作者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 永遠名譽會長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