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日因釣魚島撞船引發的糾紛仍未止息。日本首相菅直人昨天明確拒絕中方的道歉賠償要求,日本在野黨將於周五(10月1日)召開臨時國會會議,傳召檢察部門就釋放中國船長一事作證。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今後中國漁政將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展開常態化(制度化)巡航。而商務部長陳德銘也表示,官方未對日禁運稀土,但企業行為「政府也不會干預。」
本報獲悉,早在詹其雄獲釋前的上周二(21日),《中國漁業報》曾引述中國漁政指揮中心有關人士表示,中國漁政201、204船正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護漁,「今後中國漁政將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開展常態化巡航,而且要加大加強巡航力度,切實保護我漁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菅直人內外受抨擊
針對中方要求日本就非法扣押詹其雄作出道歉和賠償,日本共同社報道,首相菅直人昨表現出鮮明的拒絕姿態:「尖閣諸島(中國叫釣魚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無法考慮道歉和賠償。我完全沒有進行回應的打算」。他再呼籲中方冷靜應對,「雙方站在顧全大局的立場上行動,這一點非常重要。」但菅直人的溫和表態,以及他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把「疾病」兩個日文字念了白字的笑話,昨天都成了日本輿論的嘲諷和批評目標。
日本在野黨和民間對釋放中國船長的反彈激烈。自民黨幹事長石原伸晃將於10月1日,就那霸地方檢察廳釋放中國船長一事召開臨時國會會議,傳召檢察官員作證。他形容政府的應對措施是「外交白癡」,醜態將記載入歷史。另外,家住大阪的日本32歲男子渡邊正樹前日攜帶裝有菜刀的手袋,到東京首相官邸前抗議,警方以涉嫌違反《槍刀法》為由逮捕了他,他聲稱是為抗議放人決定。
日漢攜刀首相府抗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龐中英表示,日方最初不逮捕船長可能就不會有事,日方未能作出恰當的政治判斷,可能與民主黨魁選舉造成的「政治真空」有關。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梁雲祥認為,當時若是小澤一郎在位,情况或完全不同,日本可能採取一貫的驅逐對策,而菅直人的政治判斷力顯然較弱,「他不想動用政治權力干預,而是走法律途徑,但可能當時沒考慮到中日關係。如今宣布放人,民眾又認為他沒能堅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