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習及答題指引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30日 05:35
2010年09月30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轉廢為能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學習目標﹕

◆知識﹕

.了解固體廢物的類別

.掌握香港政府目前處理固體廢物的措施及未來的計劃

.分析處理固體廢物政策的成功因素

◆技能﹕

.掌握解讀圖表趨勢的能力

(堆填區內固體廢物量)

.掌握分析及整理文字資料的能力

(日本及瑞典轉廢為能成功因素)

◆價值與態度﹕

•透過廢物處理綜合中心的選址考慮,學習接受及尊重不同立場意見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圖表顯示過去5年於堆填區棄置的固體廢物量,試指出圖表顯示的趨勢,並引用資料內的數據,解釋當中原因。

2. 試分析日本與瑞典成功「轉廢為能」的因素,請闡述答案。

◆延伸回應題

1. 香港政府研究興建廢物處理綜合中心,假如你是選址附近的居民,你會支持還是反對?為什麼?

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題目分兩部分,同學宜按序回答。就第一部分,同學需清楚指出堆填區內固體廢物量減少這趨勢,輔以2005年及2009年的數據說明,答案會更清晰;同學不應只列出每年的數字而未有說明「減少」這趨勢。題目的第二部分要求同學引用資料解釋這趨勢,同學可指出「整體建築廢物」大幅減少、「家居廢物」及「特殊廢物」數量減少,並以具體數字解釋;同學應注意本題無要求利用其他數據或個人所學作解釋。

2. 題目要求闡述答案,故同學需分析「零排放目標」、「學界、商界及市民普遍支持」、「政府詳盡解釋焚化技術」等因素與成功的關係;若能整理有關因素為一整體分析架構,效果更佳。例如,同學可利用公共政策的制定執行過程去探討轉廢為能政策,成功推行的公共政策一般包括清晰目標、合宜的技術及配套、開放的諮詢等因素,同學也可利用「社會政治參與」等概念去分析。

◆延伸回應題

1. 同學必須清楚表明支持或反對立場,態度取向不可模稜兩可,只要提出合理理據便可。同學可指出廢物處理綜合中心可減少堆填區飽和問題,可有效處理垃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供應電力等好處;同學可從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等角度加以分析,個人需履行一定責任,或許需犧牲個人部分利益(例如該設施在居所附近)。另一方面,若同學反對有關政策,可強調政策不應忽略個人權益,也可強調在外國個案中,選址安排往往考慮照顧地區居民的需要。若同學能分析正反兩個陣營理據的可取及不足的地方,答案更佳。

顧問教師﹕保良局姚連生中學 呂嘉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