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星期拍賣兩幅小型官地,外界預測中小型發展商有能力參與投地,最終粉嶺一幅由業內龍頭新鴻基地產(0016)投得,而柴灣地皮流標。小型發展商裕泰興羅守耀,早前就炮轟香港地產市場扭曲,小型地產商發展空間愈來愈窄。多年前轉投內地市場的瑞安房地產(0272)及瑞安建業(0983)主席羅康瑞,也罕有地批評,大財團壟斷和控制了香港的物業市場,加上香港政府供應土地慢,瑞安即使有創意,也無法參與競爭。
提到羅康瑞,大家記得他的太太朱玲玲,還有他的得意作品,2001年中落成的「上海新天地」。據他所說,上海新天地第一期住宅的呎價,由2002年平均每平方米18000元(人民幣•下同);04年第二期均價45000元;今年第三期已升至10萬元,可見內地的升值潛力驚人。現在瑞安的版圖,已經由上海伸延至重慶、武漢、佛山等城市。
港府推地慢 啟德曬太陽13年
現在人人羨慕羅康瑞眼光好,不過,1985年他決意去內地闖天地時,他笑言「人人話我傻話我癲」。他稱當時看到集團在香港沒有太大機會,於是要到內地創造機會。「香港(樓市)已經給數個大財團壟斷,即使今日我打算重返香港市場,相信我的競爭力也不足。」他稱集團沒有香港的土地儲備,即使現時去買地,地價已很高,「現時推出的地價格高了,有土地儲備的大公司可以坐享其成。我才開始耕耘,是辛苦的。為什麼不找個好一些的空間給自己?」他指香港地方小,發展也有限。「我在港建新天地,賺不到錢。我在內地的土地較多,新天地旁邊建樓房。做好新天地,周邊的房價升,我也可以賺錢。」他又批評港府土地規劃效率低,以啟德機場為例,舊機場搬了13年,土地仍在「曬太陽」。
港發展商控制市場 創意靠邊站
相反,內地土地多,為他提供創意空間,例如:最新的佛山樓盤,集團保留當地名勝「嫁娶屋」,該屋以往用作嫁娶喜慶活動,集團刻意維修,日後繼續作嫁娶景點。他指內地市場競爭大,瑞房的房價較市價高兩成,更要以創意及以人為本,贏取生意。「買家可以設計自己的空間,房間間隔大小、材料、顏色配搭等都可以自定。」
再看看香港,花數百萬元買入的樓房,都是倒模出來,香港是否遠遠落後內地?「香港應該可以做到相同的安排,但發展商不用行這一步,就已經能夠控制這個市場,不用做太多事情,(樓房)也可以售賣得很好。」他直言:「香港創新機會少,因為香港經濟已成熟,都是被大公司壟斷,有創意的人很難競爭,大公司也不會創新,行舊路才穩陣。」諷刺的是,正因為香港市場已演變至今日的局面,羅康瑞對香港樓市有信心,相信樓價不會跌,但自己已不會考慮重投本港市場。
(明報記者陳健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