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5歲的阿明從事電機業,月入7000元,蝸居一閣樓單位。為求上樓,他寧願拒絕公司給他月薪8000元的待遇,以符合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欲上樓的80後絕不止阿明一個,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昨公布「2010年非長者單身人士住屋需要研究報告」,發現80後居住於籠屋、板間房等惡劣居所的人數有上升趨勢。社協呼籲政府要增加單身編配額及取消單人計分制,縮短單身上樓的輪候期。
社協3月至9月訪問了107名居住於籠屋、板間房等不適切居所的18至57歲單身人士,發現一成為20至29歲年輕人。房屋署的數據亦顯示,今年5月公屋輪候冊共有2.2萬宗未滿30歲的單身人士申請,較去年同期上升近三成,是歷年最高,當中不乏剛滿18歲的年輕申請人。
「人工多幾百塊無用」
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的阿明,從事電機業工作,月入約7000元。為方便上班,他由長洲搬入深水埗元州街一50平方呎閣樓單位。阿明說,初初返工每月只有5300元,幾經努力如今月入7000元,扣除月租1100元、膳食及車費,每月剩下1000餘元便存起來,「現在的工開價其實是8000,我說我收7000,壓低個價,希望不超過上樓入息上限,申請公屋。其實人工多幾百塊沒有用,買樓無望」。
阿明兩三年前開始申請公屋,為的是有較好的居住環境專心工作。他現居住的閣樓高峰期共有7戶人家入住,經常漏水,且不能上網,「同事傳的郵件不能處理,工作上不方便」。
若遇火警,如果找不到鐵閘鑰匙,開不了門就無法逃離。阿明慨嘆﹕「我不會跟別人提我住哪裏,怕別人笑。別人問了就說住長洲,入職寫地址也寫長洲。家人不滿意現在的環境,但我找不到其他地方住。沒有安定的住房,對未來人生謀劃都覺得困難。」
社協促撤計分制免年長插隊
社協的調查亦發現,近七成受訪者居住於籠屋和板間房,面積的中位數只有30呎,月租中位數達1225元, 租金佔入息比例中位數近四成。受訪者不單要面對惡劣的居住環境,更有超過三成表示因租金昂貴被逼遷,05年至今已搬遷3至5次。社協呼籲政府應盡快增建公屋,增加現今每年2000戶的單身人士上樓配額,並取消計分制,避免因年長單身人士插隊申請,令早申請的人士愈排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