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識進補﹕伊斯蘭與西方價值衝突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4日 05:35
2010年10月04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有穆斯林(Muslim,伊斯蘭教徒)想在美國世貿遺址建清真寺,有人認為猶如再次觸碰美國人的911傷口。在911的陰影下,伊斯蘭教彷彿代表着恐怖襲擊、不文明和封閉。但伊斯蘭至今依然跟基督教及佛教鼎足而立,是世界三大宗教。據統計,目前約有16億穆斯林遍佈全球各地,約佔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

伊斯蘭又稱回教,發展不局限於阿拉伯地區,更延伸至歐美各地,傳統伊斯蘭價值觀多番受到西方價值觀所挑戰。2005年,丹麥漫畫家韋斯特加德(Kurt Westergaard)發表了一幅諷刺漫畫,畫上的穆罕默德包着炸彈造型頭巾,被指褻瀆先知穆罕默德,觸怒伊斯蘭教徒,此後,他接二連三收到死亡恐嚇。嘲諷漫畫向來是西方社會表達不滿的方法,但在穆斯林眼中,宗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女性服飾被指有違人權

法國擁有歐洲最大的穆斯林人口,2010年7月,議會通過法案,不准伊斯蘭教女性在公眾地方穿戴全罩式面紗,原因是這種裝束違背法國的價值觀和女性尊嚴。即使在西方社會成長,很多女性穆斯林依然穿上傳統服飾,只有臉頰、手足外露。《可蘭經》說﹕「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但在西方人眼中,這些規範有違女性人權。

2010年悼念911前夕,佛羅里達州牧師鍾斯(Terry Jones)一度聲言焚燒《可蘭經》。《可蘭經》是穆斯林的聖書,焚燒之舉,等同侮辱他們的宗教和真神安拉,此舉猶如把911的傷痛歸咎於伊斯蘭文化,令美國跟國內外穆斯林關係緊張。為了化解衝突,總統奧巴馬出席悼念活動時說﹕「身為美國人,我們永不會跟伊斯蘭開戰。當天襲擊我們的不是某宗教,而是扭曲宗教的蓋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