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x 溝通方法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4日 05:35
2010年10月04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愛+人」計劃以電話訪問了1510名市民,發現受訪者平均每周花128分鐘與家人溝通,即每日約花18.3分鐘。調查指出,受訪者最常用的溝通方法是為家人服務,例如做家務等,佔64%;其次是與家人行街吃飯相處,佔61%;42%受訪者會問候家人,最少受訪者用的方法是送小禮物,只有8.8%;身體接觸和讚美亦分別只有30%及24%。

計劃首席調查主任兼港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林大慶舉例,太太為丈夫煮飯是為家人服務的一種,但長此以往,很多人會「習慣」被長期服務,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愈來愈挑剔,難助促進家庭和諧。調查亦反映,18至44歲受訪者普遍與父親關係較差,與母親關係較好。

──節自〈靠做家務溝通 無助家庭和諧?〉,《明報》,2010.09.27

■相關概念

衝突(conflict)

溝通(communication)

和諧(harmony)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及個人經驗,說明一般家庭成員的溝通方法。

2. 「為家人服務並非良好溝通方法。」你是否同意此說?參考以上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3. 試以生活實例闡述可能造成子女與父母衝突的原因,並加以解釋。

■參考資料

1. 屈穎妍,〈父母孩子每日的精神虐待〉,《明報》,2009.03.09.

2. 家庭生活教育資源中心﹕http://www.family-land.org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