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於新學年向各資助中學發放一筆過32萬元通識科津貼,助中學增聘人手教通識,有中學利用津貼增聘通識教師,結果吸引超過150人申請,逾半更擁有碩士學歷或以上,應徵反應非常熱烈。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指出,不少教師為保教席,計劃轉型任通識教師,倡教育局增加津貼穩定人手。
教育局在8月時向全港中學發出通告,指新學年將向各資助中學發放一筆過32萬元的非經常現金津貼,用作增聘教學人員或添置教材等服務,但不可用於硬件工程,或支付其他學科薪津。有關津貼為期兩年,餘額須退還教育局。
學友社﹕有志當教師需提升學歷
身兼學友社資深督導的保良局胡忠中學通識教師胡繼昌,昨在學友社升學講座上提及教師前景時表示,該校早前利用32萬元津貼,擬增聘一名教師及一名教學助理,合共收到超過150宗申請,逾半擁有碩士學歷或以上,反應十分熱烈。他建議,在中學縮班情况下,教席競爭激烈,若學生以任教師為志願,必須提升學歷。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張銳輝表示,他任職的荃灣保良局李城璧中學亦擬用津貼增聘通識科人手,同收到逾百份申請。他指出,一般學校主要用津貼請人以分擔工作,協助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增加討論,不過津貼只可使用一至兩年,期望政府可繼續增加支援。
吸引其他科教師轉型
他又稱,通識科屬拓展中科目,吸引其他科目教師轉型加入,他認為具有策劃課程和帶領小組經驗的教師在轉型時有優勢。不過,一些攻讀通識專科或社會學等相關課程的大學新畢業生,也具備教授通識的專業知識,增加了入行競爭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