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快閃股災」調查提7教訓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04日 05:36
2010年10月04日 05:36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證交會就今年5月6日的「快閃股災」,發表長達104頁的調查報告,詳述一家互惠基金沽出期指的電腦程式,如何觸發連鎖效應,投資者急速從股市抽走資金,令道指半小時內急挫1000點。報告總結了7大教訓,指出自動執行買賣的電腦程式,會迅速令市場流動性乾涸。

自動買賣程式釀禍

報告未有點出觸發快閃股災的互惠基金名字,但多家傳媒較早時已指出是Waddell & Reed。5月6日,在歐洲債務危機籠罩下,市場充斥悲觀情緒。美國東部時間當日下午2時32分,Waddell決定沽出一批期貨來減低股市下滑造成的損失,於是執行電腦程式,沽出價值41億美元的7.5萬張E-Mini標普500指數期指合約,而且沒有定下價格和時間限制。一些高頻交易商迅速買入沽出的期指,市場反應令Waddell的程式加快沽售速度,造成惡性循環,在2時45分13秒至27秒期間,高頻交易商總共交易了2.7萬張合約。期指波動很快便在股市反映出來,加上交易商買入期指時,亦在股市賣出同量股票,股市急挫。至2時45分8秒,價格波動太大觸發E-Mini期指暫停交易機制,5秒鐘後期指及股市開始大反彈。

報告總結了7大教訓:

■在市况不穩下,自動執行的大額沽盤會觸發極端價格波動,特別是沽盤被設定為不限價沽貨

■自動執行買賣程式及電腦交易策略可以迅速令市場流動性乾涸

■事件顯示證券市場及衍生工具市場關係密切

■不少投資者都自設暫停交易機制,但當所有投資者同時間離場時,便會觸發流動性危機

■停市可能是令投資者重估策略、重建市場秩序的有效方法

■當市場人士不知道交易何時執行時,會影響交易策略及提供流動性的意願

■電腦自動交易盛行,及時提供數據尤顯重要

有市場人士批評,股災仍有疑團尚未解答,最大疑問便是Waddell為何會不尋常地下一個沒有價格及時間限制的大額沽售指令。當局仍在調查有沒有人在快閃股災中行為不當,但官員相信Waddell當天似乎沒有不當行為。不過市場人士對報告未有提出避免「快閃股災」重演的建議表示失望。

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