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香港保險業聯會支持政府推行醫保計劃,但對於政府在諮詢文件中的保費水平顯然有保留,質疑數據與現數據有差距,強調政府提的數據只是風險溢酬(risk premium),未計及成本和佣金等因素。保聯又指計劃能否成功,關鍵是醫院和醫生是否減少醫療成本,接納套餐價格。
「關鍵在是否減醫療成本」
對於保單範圍,保聯醫護改革專責小組主席馬陳鏗認為政府已接納了很多業界的意見,優化了醫保制度,「我自己就一定會接受」。對於政府監管保費釐定,他強調現時保費已很透明,「市面上很多保險公司都將保險費白紙黑字寫出來,保監網頁亦有各公司的開支等數據,透明度一直存在」。
然而,對於保費的問題,保聯則稱要作精算研究,馬陳鏗形容政府提供的數據與他們理解的有差距,「保費要看投保人人數、賠償情况,不知道政府哪裏拿這些數據」。他又強調,如政府要規範保險業的保費,需要斟酌。
保聯行政總監譚仲豪又指出,要醫保計劃成功,除了保險業界參與、市民支持外,亦要醫療提供者的配合,一環扣一環,特別是醫院收費等如何做平衡,「我們在這件事上很被動,需要各方面積極配合去做成這件事」。
經紀﹕長期病患最着數
入行3年的前線保險經紀李先生稱,醫保只佔公司現利潤一小塊,相信推出醫保計劃不會帶來很大的競爭,且現時保險經紀的手法已多轉向為全方位財務策劃,而非單做醫療保險。他又認為,今次計劃最着數是長期病患者,「如果有心臟病,幾貴都應該買,因為遲早用得着」。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