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文章題目為「新亞洲金融風暴快來」,可能我的文章令編輯誤會了,以致讓他們感覺到風暴會「快來」,因此本周有必要澄清,究竟王弼的腦海中,金融風暴的why、where、how、when、what,是怎麼的模樣。
Why——這個清楚不過,我已在本欄重申不知多少遍,為何會有金融風暴,是因為7年多的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導致全球多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這樣的情况不單止在中國發生,例如美國的汽車製造業據報出現小陽春,實質是低息政策令業界可以推出長達7年供車計劃,吸乾未來的購買力。只不過因為中央近年經濟改革開倒車,重投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的懷抱,配合溫家寶年代瘋狂信貸擴張,所以產能過剩問題成全球之冠。其實早於2010年,當許多經濟學家仍稱讚各國中央銀行成功挽救了全球經濟,奧國學派學者已經指出產能過剩問題將會困擾全球,這樣的準確預言,斷不是Paul Krugman和 Joseph Stiglitz,甚至芝加哥學派學者可以預測得到。
成也中國 敗也必然中國
Where ——我說新亞洲金融風暴,但不代表其他地區沒有問題,只不過因為論印鈔信貸擴張的瘋狂程度,中國乃世界之最,所以震央亦會在中國,然後引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泡沫。如是成也中國,也必然敗也中國。
How——其實所謂金融風暴,已經在個別地區發生,例如巴西股市以美元計,數年間已跌七成,南美多國政治動盪,之前神氣威風屬金磚五國的俄羅斯和南非貨幣大跌,唯一未出現的,是靠政府官員友好照顧的企業靠低息債冚債吊命,而這生命維持器,亦於美國宣布加息慢慢的停止運作。高息債券價格不斷探底,預計新興市場企業倒閉潮會於2016年爆發。
耶倫定心丸 效力僅一天
耶倫議息會後聲明,雖然企圖大派定心丸,說加息會慢慢來。奈何效果只維持一天,上周五美股已經大跌,外匯市場更是完全不收貨,歐元單日轉向走弱,不論耶倫的言論如何鴿派,只要聯儲局不像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繼續加大印鈔,市場就視之為鷹派。雖然最近美國數據顯示,國內經濟各方面都有轉弱趨勢,不過對於全球來講,仍是經濟最穩定的地區。全球資金仍會朝美國避難,但不要問「這是否代表要投資美國股市」。香港人可能過風平浪靜的日子太久,對走難的日子太過陌生,走難就是保命,穩定下來後東山再起是以後的事,走難時想同時間發達,真的只有香港人才想得出(除非閣下從事協助鄰近地區人士把錢逃到美國,則作別論)。
風暴到臨前必須減債
When ——上周文章的「快來」,因人而異。具體來說,以歐央行的經驗,前任行長特里謝於2011年4月把基準息率由1厘加到1.25厘,7月再加息至1.5厘,歐債危機即大爆發,逼得該行於同年11月展開減息周期,加息周期僅維持8個月。以此推測,金融風暴會於2016年內爆發,逼得美國的新減息周期會於2016年展開。
What(to do)——賺不賺到錢,能不能在這一風暴後發達,要看個人際遇,不過我認為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買什麼可以保值,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在這裏說明。我唯一肯定,是減債,趁金融風暴未到最劇烈階段,就要做防禦事功。有生意有身家的人,如何減債,應該都有概念。至於無產階級和連資產與債務都分不清的人,例如買樓要借八九成的朋友,希望我看錯市,祝君好運。
風暴來臨 只要減債控制風險
王弼年紀不算大,但也經過了1997、2003、2008年幾個風暴,這刻算是安然渡過,並於每個風暴後稍進一級,在銀行經理熱烈推銷下,託賴沒有中雷曼迷債、股票和人幣accumulator。有人看金融風暴像洪水猛獸,恐懼得一聽其來臨便賣清所有資產,這樣做是否合適呢?我認識一些人,自2010年已經說經濟災難會爆發,沽清幾乎所有資產,只持現金,以為自己可以低位買貨發達,結果5年下來,仍是蝸居幾百呎的自住單位。也許,就算金融風暴來臨,只要減債控制風險得宜,風暴過後沒有倒下,自然大把機會等着你;至於沽清手上資產等待低位掃貨,還是留給自覺天縱英明的人吧!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5947.htm
專業投資者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王弼 投資王道]
Why——這個清楚不過,我已在本欄重申不知多少遍,為何會有金融風暴,是因為7年多的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導致全球多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這樣的情况不單止在中國發生,例如美國的汽車製造業據報出現小陽春,實質是低息政策令業界可以推出長達7年供車計劃,吸乾未來的購買力。只不過因為中央近年經濟改革開倒車,重投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的懷抱,配合溫家寶年代瘋狂信貸擴張,所以產能過剩問題成全球之冠。其實早於2010年,當許多經濟學家仍稱讚各國中央銀行成功挽救了全球經濟,奧國學派學者已經指出產能過剩問題將會困擾全球,這樣的準確預言,斷不是Paul Krugman和 Joseph Stiglitz,甚至芝加哥學派學者可以預測得到。
成也中國 敗也必然中國
Where ——我說新亞洲金融風暴,但不代表其他地區沒有問題,只不過因為論印鈔信貸擴張的瘋狂程度,中國乃世界之最,所以震央亦會在中國,然後引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泡沫。如是成也中國,也必然敗也中國。
How——其實所謂金融風暴,已經在個別地區發生,例如巴西股市以美元計,數年間已跌七成,南美多國政治動盪,之前神氣威風屬金磚五國的俄羅斯和南非貨幣大跌,唯一未出現的,是靠政府官員友好照顧的企業靠低息債冚債吊命,而這生命維持器,亦於美國宣布加息慢慢的停止運作。高息債券價格不斷探底,預計新興市場企業倒閉潮會於2016年爆發。
耶倫定心丸 效力僅一天
耶倫議息會後聲明,雖然企圖大派定心丸,說加息會慢慢來。奈何效果只維持一天,上周五美股已經大跌,外匯市場更是完全不收貨,歐元單日轉向走弱,不論耶倫的言論如何鴿派,只要聯儲局不像歐央行和日本央行繼續加大印鈔,市場就視之為鷹派。雖然最近美國數據顯示,國內經濟各方面都有轉弱趨勢,不過對於全球來講,仍是經濟最穩定的地區。全球資金仍會朝美國避難,但不要問「這是否代表要投資美國股市」。香港人可能過風平浪靜的日子太久,對走難的日子太過陌生,走難就是保命,穩定下來後東山再起是以後的事,走難時想同時間發達,真的只有香港人才想得出(除非閣下從事協助鄰近地區人士把錢逃到美國,則作別論)。
風暴到臨前必須減債
When ——上周文章的「快來」,因人而異。具體來說,以歐央行的經驗,前任行長特里謝於2011年4月把基準息率由1厘加到1.25厘,7月再加息至1.5厘,歐債危機即大爆發,逼得該行於同年11月展開減息周期,加息周期僅維持8個月。以此推測,金融風暴會於2016年內爆發,逼得美國的新減息周期會於2016年展開。
What(to do)——賺不賺到錢,能不能在這一風暴後發達,要看個人際遇,不過我認為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買什麼可以保值,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在這裏說明。我唯一肯定,是減債,趁金融風暴未到最劇烈階段,就要做防禦事功。有生意有身家的人,如何減債,應該都有概念。至於無產階級和連資產與債務都分不清的人,例如買樓要借八九成的朋友,希望我看錯市,祝君好運。
風暴來臨 只要減債控制風險
王弼年紀不算大,但也經過了1997、2003、2008年幾個風暴,這刻算是安然渡過,並於每個風暴後稍進一級,在銀行經理熱烈推銷下,託賴沒有中雷曼迷債、股票和人幣accumulator。有人看金融風暴像洪水猛獸,恐懼得一聽其來臨便賣清所有資產,這樣做是否合適呢?我認識一些人,自2010年已經說經濟災難會爆發,沽清幾乎所有資產,只持現金,以為自己可以低位買貨發達,結果5年下來,仍是蝸居幾百呎的自住單位。也許,就算金融風暴來臨,只要減債控制風險得宜,風暴過後沒有倒下,自然大把機會等着你;至於沽清手上資產等待低位掃貨,還是留給自覺天縱英明的人吧!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5947.htm
專業投資者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
[王弼 投資王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