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西班牙昨日舉行40年來競爭最激烈的國會選舉,無論結果如何,民調顯示人民黨及社會黨輪流執政的日子將成過去。草根左翼政黨「我們可以」及中間偏右公民黨兩大新興政黨提倡「重振民主」,各自為西班牙體制問題的癥結出謀獻策,恍如多元政治實驗室。當歐洲近年備受極右民粹崛起困擾之際,西班牙這股政治新風吸引法國等國的輿論注意,寄望可以借鑑。
人民黨的現任首相拉霍伊跟工人社會黨黨魁桑切斯上周一的電視辯論中火花四濺,被不少人視為西班牙政治建制的寫照。律師卡雷拉斯(Francesc de Carreras)便對法國《解放報》稱,兩人並非討論政策,但求擊倒對方,也沒有討論如何迎戰未來, 只是糾纏於過去互相指摘。拉霍伊拒絕與我們可以(Podemos)黨魁伊格萊西亞斯與公民黨黨魁里瓦拉同場辯論,兩人在另一電視節目中輕鬆交談,跟兩大黨黨魁的辯論形成強烈對比。
大選四黨激戰 選民感建制派無願景
伊格萊西亞斯與里瓦拉對西班牙未來走向的見解南轅北轍,前者認為國家要增加角色、後者相信私人業界應扮演領導角色,但兩人都提出「重振民主」,主張徹底改革西班牙體制,無論憲法、教育、選舉法、退休制度等領域都需改革。這反映西班牙社會結構日趨複雜。西班牙政治分析家吉爾—卡爾沃(Enrique Gil-Calvo)便對《解放報》稱,過去環繞左右之爭已經不再適用,反而世代差距更適合﹕「那些在民主時期出生的西班牙人對反腐、選舉改革以及捍衛醫療及教育方面都較進取。」
2008年金融危機對西班牙舉國打擊甚大,對年輕人打擊尤其嚴重。西班牙失業率高踞不下,25歲以下的失業率達48%。世代差距可見於四黨支持者的年齡層。 《華爾街日報》稱,人民黨支持者的年齡中位數為60歲,社會黨為54歲,公民黨為44歲,Podemos更只有38歲。
反建制政黨崛起 未助長極右勢力
公民黨與Podemos所代表的反建制作風可追溯至2011年。西班牙當年出現「憤怒者」佔領運動,以反緊縮及反建制為主張,成為美國等地「佔領運動」的先導者。多宗政治醜聞亦令民眾對政治精英日趨不滿,轉為支持新興政黨。但跟歐洲其他國家不同,西班牙反建制並未刺激排外極右勢力抬頭。就算人民黨裏不滿首相拉霍伊的民族主義強硬派在2013年另組右翼政黨「聲音」(Vox),但其立場亦親歐並支持移民,領袖屢屢強調與法國國民陣線等歐洲極右政黨不同。
對此,西班牙政治學者桑切斯—昆卡( Ignacio Sanchez-Cuenca)說﹕「雖然西班牙有不少社會問題,也曾有大規模的『憤怒者』運動,但西班牙骨子裏仍然是一個主張改革及溫和的國家。人們雖然很憤怒,而且也很有理由憤怒,但強硬立場卻並非選項。」
「人們骨子裏溫和 強硬非選項」
這個例外引起不少觀察家注意。法國上周舉行大區選舉第二輪投票,雖然在兩大傳統政黨配票下,國民陣線未能取得任何一個大區控制權,但法國傳媒仍視之為警號,過去一周不斷敦促兩大黨改革。在這氣氛下,鄰國西班牙的大選順理成章吸引法國傳媒注意。西班牙評論員西蒙(Pablo Simon)向《巴黎人報》解釋西班牙新政黨成功的因素,評論道﹕「法國政治仍然為精英把持,仍然封閉」。
西班牙記者奧內托(Jose Oneto)便對西班牙政治新風深感安慰﹕「我國並未向犬儒主義屈服,新政黨不只是不滿與失望的宣泄渠道,而是帶來了新希望。當然我們仍然要謹慎,因為新風可以很快逆轉。但目前環顧周遭國家,這是值得高興的。」
明報記者 林康琪
人民黨的現任首相拉霍伊跟工人社會黨黨魁桑切斯上周一的電視辯論中火花四濺,被不少人視為西班牙政治建制的寫照。律師卡雷拉斯(Francesc de Carreras)便對法國《解放報》稱,兩人並非討論政策,但求擊倒對方,也沒有討論如何迎戰未來, 只是糾纏於過去互相指摘。拉霍伊拒絕與我們可以(Podemos)黨魁伊格萊西亞斯與公民黨黨魁里瓦拉同場辯論,兩人在另一電視節目中輕鬆交談,跟兩大黨黨魁的辯論形成強烈對比。
大選四黨激戰 選民感建制派無願景
伊格萊西亞斯與里瓦拉對西班牙未來走向的見解南轅北轍,前者認為國家要增加角色、後者相信私人業界應扮演領導角色,但兩人都提出「重振民主」,主張徹底改革西班牙體制,無論憲法、教育、選舉法、退休制度等領域都需改革。這反映西班牙社會結構日趨複雜。西班牙政治分析家吉爾—卡爾沃(Enrique Gil-Calvo)便對《解放報》稱,過去環繞左右之爭已經不再適用,反而世代差距更適合﹕「那些在民主時期出生的西班牙人對反腐、選舉改革以及捍衛醫療及教育方面都較進取。」
2008年金融危機對西班牙舉國打擊甚大,對年輕人打擊尤其嚴重。西班牙失業率高踞不下,25歲以下的失業率達48%。世代差距可見於四黨支持者的年齡層。 《華爾街日報》稱,人民黨支持者的年齡中位數為60歲,社會黨為54歲,公民黨為44歲,Podemos更只有38歲。
反建制政黨崛起 未助長極右勢力
公民黨與Podemos所代表的反建制作風可追溯至2011年。西班牙當年出現「憤怒者」佔領運動,以反緊縮及反建制為主張,成為美國等地「佔領運動」的先導者。多宗政治醜聞亦令民眾對政治精英日趨不滿,轉為支持新興政黨。但跟歐洲其他國家不同,西班牙反建制並未刺激排外極右勢力抬頭。就算人民黨裏不滿首相拉霍伊的民族主義強硬派在2013年另組右翼政黨「聲音」(Vox),但其立場亦親歐並支持移民,領袖屢屢強調與法國國民陣線等歐洲極右政黨不同。
對此,西班牙政治學者桑切斯—昆卡( Ignacio Sanchez-Cuenca)說﹕「雖然西班牙有不少社會問題,也曾有大規模的『憤怒者』運動,但西班牙骨子裏仍然是一個主張改革及溫和的國家。人們雖然很憤怒,而且也很有理由憤怒,但強硬立場卻並非選項。」
「人們骨子裏溫和 強硬非選項」
這個例外引起不少觀察家注意。法國上周舉行大區選舉第二輪投票,雖然在兩大傳統政黨配票下,國民陣線未能取得任何一個大區控制權,但法國傳媒仍視之為警號,過去一周不斷敦促兩大黨改革。在這氣氛下,鄰國西班牙的大選順理成章吸引法國傳媒注意。西班牙評論員西蒙(Pablo Simon)向《巴黎人報》解釋西班牙新政黨成功的因素,評論道﹕「法國政治仍然為精英把持,仍然封閉」。
西班牙記者奧內托(Jose Oneto)便對西班牙政治新風深感安慰﹕「我國並未向犬儒主義屈服,新政黨不只是不滿與失望的宣泄渠道,而是帶來了新希望。當然我們仍然要謹慎,因為新風可以很快逆轉。但目前環顧周遭國家,這是值得高興的。」
明報記者 林康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