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胡孟青﹕低估值=很安全?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1日 06:35
2015年12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截至上周三的一個星期,全球各主要資產類別都出現了一定規模的走資;股市資金外流已是等閒之事,反而債券資金大幅外流過百億,連帶貨幣基金亦都出現走資的情况,證明聯儲局議息前,市場資金部署出現了相當混亂的局面,並非一如之前外界所言,市場對加息「早有準備」。


以往大事件在即,市場避險,資金往往逃往債券、貨幣,惟如今兩者都出現大量資金外流,要問的是,到底全球經歷了7年量寬,正當帶頭印鈔的美國貨幣政策開始正常化,環球市場上又有哪些類別的資產稱得上安全?

市場避險 現金流企業信譽更重要

大量資金氾濫,一時又要尋求回報,一時又要加碼避險,市場多了一批游資,亦造就了一批新晉投資者前仆後繼、蜂擁進場打盲拳、耍盲雞,怪力亂神,老千世界,充斥歪理當真理的投資理論,不按常理出牌,又怎會有路可捉!在環球經濟複雜、政策背馳的大環境下,股市以至其他資產市場的周期循環,只會愈來愈短,什麼牛、熊一、二、三期,早就不能加以套用分析了。


中國股市已毫無分析可言,無形中增加了閱讀港股的難度,更甚者,本港經濟下行之勢明顯,一方面,所輸入的美國貨幣政策,跟本港既有情况絕不匹配,同一時間,背靠祖國的賣點,亦因為內地經濟增長引擎放緩而有所削弱,港股年年呆滯,亦是可以理解。


估值便宜是否就等於有力向上?說實在,兩者根本沒有必然關係。的確,若果全球股市欣欣向榮,投資者大概不會太計較隱藏風險,但若果全球股市正步向舉步難行的階段,投資者首選由始至終是必繫於安全程度。低估值殊不等同於高安全度,無論港股抑或中資股,撇除基本因素,即使經濟及市場風險與其他市場是均等的話,企業本身的管治、財務等安全程度,部分是遠遜於其他市場。在一個承受風險意欲大減的投資大環境下,現金流及企業本身的可靠程度,從來都是排在估值之上。


借來的繁榮 終會打回原形

說回安全資產,這是近期市場問得最多的問題,原因並非在於美國加息周期或內地經濟向下,而是以往根深柢固的假設,今年以來已相繼倒下,整個市場進入了一個迷思期。例如,央行印鈔,黃金理應保值,但為什麼金價、油價會弄致如斯田地?十年升值期,人民幣走向雙邊的一日,是本港支持者陷入迷失之時。年內的內地經濟及股市情况,甚至乎令一直相信內地政策規劃者一切盡在掌握中的基本假設,亦被破壞得體無完膚。除非全球有能力發揮神奇力量,否則來年情况殊不樂觀,或者由2008年至今,用金錢借下來的表象繁榮,始終是要有借有還,更有打回原形的一日。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