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建築廢料分兩類處理,可重用的惰性建築廢物運往位於將軍澳及屯門的臨時填料庫,有可能用作填海及土地平整;不能重用者則運往堆填區。據了解,在填料庫堆填泥頭有嚴格限制,例如高度上限為30米。另外,本港填料庫的邊緣以拾級而上方式設計,即每填堆至一定高度便要停止,往上範圍不斷縮小,故容忍斜度較高,但一般不可以超過30度。
除了設計上有嚴格要求,泥頭車運作亦要配合,每次卸泥後都要驅車將泥「壓實」,以防止沙泥鬆脫。
指深圳發展太快 規劃不善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教授李建文說,為免大雨冲散泥土,傾倒廢料後要在表面鋪上一層加固物料,穩定斜坡。因填料庫與民居有一定距離,他認為香港發生類似深圳意外的風險不高。
李指出,深圳光明新區的堆填區昨晨塌下的山泥有2至3層樓高,估計塌下前「堆得更高」,反映管理不善;而且該填料庫太接近民居,他認為因深圳發展太快,規劃策略出問題。李補充,大雨及地震都是激發嚴重泥土傾瀉的主因。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指出,本港自1972及1976年在秀茂坪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導致80多人死亡後,已加强填土坡的修葺、技術要求及監管,對威脅生命安全的填土坡,要求壓密度必須達95%以上。填料庫的斜坡雖屬臨時性質,但如影響鄰近民居安全,亦須遵守有關技術安全守則。
除了設計上有嚴格要求,泥頭車運作亦要配合,每次卸泥後都要驅車將泥「壓實」,以防止沙泥鬆脫。
指深圳發展太快 規劃不善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教授李建文說,為免大雨冲散泥土,傾倒廢料後要在表面鋪上一層加固物料,穩定斜坡。因填料庫與民居有一定距離,他認為香港發生類似深圳意外的風險不高。
李指出,深圳光明新區的堆填區昨晨塌下的山泥有2至3層樓高,估計塌下前「堆得更高」,反映管理不善;而且該填料庫太接近民居,他認為因深圳發展太快,規劃策略出問題。李補充,大雨及地震都是激發嚴重泥土傾瀉的主因。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指出,本港自1972及1976年在秀茂坪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導致80多人死亡後,已加强填土坡的修葺、技術要求及監管,對威脅生命安全的填土坡,要求壓密度必須達95%以上。填料庫的斜坡雖屬臨時性質,但如影響鄰近民居安全,亦須遵守有關技術安全守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