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倒泥近兩年 居民投訴未獲理 採石場變堆填區 商戶指建築廢料近百米高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1日 06:35
2015年12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深圳光明新區附近的泥頭堆填區崩塌,泥土傾瀉掩埋多幢建築物,內地傳媒引述當地安全監督部門負責人稱,事發原因初步斷定是「臨時餘泥渣土受納場」(即泥頭堆填區)違規作業,昨晨泥漿溢出並衝進山下的工業園。翻查該處的衛星圖片,山上原為採石場,荒廢後一度積水,近兩年才演變為泥頭堆填區。有當地居民透露,每日均有泥頭車運載廢料到該處傾倒,塵土飛揚,大部分廢料相信為挖掘深圳地鐵隧道時挖出的泥石。堆填區非常接近民居及工業園,居民覺其危險,過去多次向當地政府投訴,但不獲受理。


政府批准 堆填挖隧道泥石

根據Google地圖的衛星圖片顯示,肇事工業園區在2002年開始建設,至2005年基本建成,當時山上仍是採石場。其後採石場逐漸荒廢,至2008年已見積水,2013年因採石而挖出的深坑更變成「小水庫」。2014年,該處變成堆填區,大量建築廢料及泥石沿着山脊線傾倒進深坑中,原本的白色碎石及積水被紅黃色的泥土掩蓋,而工業園區正處於谷口下方。


每日有人倒泥 每車賺600人幣

今次泥土傾瀉,山下紅坳村亦有部分地方被掩埋,有村民向本報說,肇事現場10多年前是大型採石場,其後不斷採石,山內出現一個深坑。至去年2月左右,當地政府批准該處成為「臨時填料庫」,用作擺放在深圳地鐵隧道挖掘及其他工程產生的泥石,過去兩年每日均有人在此傾倒泥石,「以前(司機運送)每車泥石可收300元人民幣,之後增至400元、600元,於是愈來愈多泥石車駛來,有時夜晚(村內)全條道路都係泥石車,出入都不便」。村民稱,堆填區過於接近民居,村民深覺危險,一直有向政府部門投訴,惟最終趕不及阻止意外。


在紅坳村經營淡水魚批發生意的周永潮說,該村環境向來不錯,但由去年3月開始,深圳市政府批准私營企業在山坡傾倒建築廢料,該處山坡因採石挖出大洞,「因地成便」用作存放泥石。過去一年泥石車運送建築廢料的次數愈見頻密,深夜更會封閉村內道路,只供泥石車進出,早就預料可能有問題。過去連日大雨,最終令泥石不勝負荷崩塌,加上事發現場有一間煤氣廠,泥石流崩塌令煤氣廠爆炸,造成嚴重事故。


《北京青年報》則引述在該村經營電腦維修店的姜先生稱,近兩年靠山堆積的建築廢料有近百米高,昨晨雨後發生嚴重泥土傾瀉,覆蓋面積上萬平方米。


村民:土堆得比車還高

另有村民向《新京報》透露,紅坳採石場此前因爆破及運輸等問題長期困擾當地居民,經傳媒多次報道後,才改作堆填區。村民形容「平時運渣土的時候揚塵很厲害,有時候看到土堆得比車還高」。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深圳城市建設項目快速發展,用放建築廢料的堆填設施供不應求,致「亂象頻生」。深圳市城管局餘泥渣土科科長李智去年底受訪時承認,深圳目前只有9個建築廢料堆填區,「整體上比較緊張」。因土地資源匱乏,即使有相關規劃,但未能增建。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