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盧楚仁﹕登「六」前瞻——息口篇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1日 06:35
2015年12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15年即將結束之際,筆者會一連三星期為大家準備一些2016年的前瞻分析,本星期是息口篇,我會為讀者們分析環球息口明年去向。下星期是匯市篇,會為大家分析美元及主要工業國貨幣明年走勢。最後則是商品篇,會為大家分析貴金屬及油市明年走勢。


上周四凌晨聯儲局終於一如市場所料加息25點子,因早已預期,故市場反應尚算溫和。另一方面,主席耶倫的會後記招也大包圍,什麽可能性她都有提及,其實即是「有講等於無講」。


所以,我們只好從其他線索尋找明年美國息口是否仍有上升空間,如有的話,會加多少次?還是像一些悲觀人士所說,明年美國很快便要減息救經濟。


油價非通脹的唯一因素

明年美國會否再加息,不外乎要關注美國經濟增長及通脹數據。經濟增長方面當然要重點看就業數據和國內生產總值(GDP),在這方面大家可以好放心,基調和前景都十分良好,就連聯儲局會後聲明也調高這方面的預期,證明她們也十分有信心。


但相反,因為油價大跌,在通脹方面的預測仍然相當溫和。故相當多分析師認為,美國在低油價下不會有通脹,所以明年不會再加息。當然油價是其中一個導致通脹的因素,不過不是唯一因素。


像香港過去有高通脹並不是因為油價所帶來,而是由樓價及租金上升所帶來。所以,未來美國通脹指標是以樓價及薪金為重點所在,並不是油價。而美國樓市及勞動力市場均十分暢旺,所以兩者所帶來的通脹風險均不容忽視。


明年初美國利率去向,最要關注的日期如下:

1月8日:美國公布就業數據

美國未來有無加息概念就在這日決定。以目前就業市場情况看,1月8日所公布的就業數據我認為會繼續做好,原因一是12月初為感恩節後的全年消費旺季,故大量百貨公司加聘臨時工和兼職來應對龐大的消費者群體,再加上大選年的競選活動已展開,亦要增聘助選工作人員,故1月8日公布的12月就業數據預計可以做好。若確實做好,肯定對加息概念有極大幫助,令市場有理由推測2016年聯儲局會繼續加息。


1月27日:2016年首次議息

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2016年的第一次議息會議,雖然會後沒有記招,但會有聲明,投資者會進一步以此聲明來判斷美息是否會在三月份被再次調升。


3月26日:2016年第二次議息

現在金融市場普遍認為,明年聯儲局第一次加息會在此日進行,原因之一是此次會議後有記招會,方便耶倫講解及回應記者提問,我相信是次會議加息機會率有五至六成。若以上的判斷是可行的話,即是由1月8日起至3月26日這段時期,市場會充斥加息概念,對美元極為有利。除上述兩次議息會議外,還有以下其餘六次,當中有記招會的會被視為可能會加息的會議:


.4月26、27日(無記招)

.6月14、15日(有記招)

.7月26、27日(無記招)

.9月20、21日(有記招)

.11月1、2日(無記招)

.12月13、14日(有記招)

美國明年料加息兩至三次

現階段,有分析師認為明年要再減息,有認為息口不變,有認為會再加息,三個層面皆有。而我則保守估計明年美國有兩至三次加息的可能性,亦即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會升到1厘至1.25厘。


估計明年保持中性的貨幣政策的國家或地區會是:英國、歐元區及瑞士。而估計明年會減息或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國家則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中國、俄羅斯及日本。最後,亦不排除有些第三世界及發展中國家,為防止資金外流而跟隨美國加息;不過,我認為最終只會令其本身疲弱的經濟和股市雪上加霜,導致金融危機爆發,反而令資金加速外流。


■最新一集「投資36計」

由東盛期貨行政總監盧楚仁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36計」,分享專業投資心得與策略,如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35948.htm

東盛期貨(經紀)市場行政總監

[盧楚仁 金匯商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