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50歲的浦志強是河北唐山市灤縣人,1982年入讀南開大學歷史系,1986年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省物資學校任歷史教師。由於不甘現狀,浦考入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研究所研究生。1989年5月13日,包括浦志強等13名中國政法大學首批絕食學生,喝了老師奉上的酒後,步行前往天安門廣場,直到6月3日。
參與六四絕食
浦志強曾回憶說,撤退前他曾許願,「如果可以活着出去,以後每年都要回來看看」。此後浦志強一直履行這諾言。由於並非學生領袖,在校內師生保護下,浦志強1991年順利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畢業後,浦的就業並不順利,第一份工是去海淀區大鐘寺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擔任秘書。1995年,浦考取律師資格,兩年後,32歲的浦志強成為執業律師。
執業之初,浦專注的是商業性質的民事案。2003年,浦志強介入余秋雨訴肖夏林名譽權案,開始進入公眾視野。2004年,浦代理曾轟動一時的「中國農民調查」案,在公共領域名氣漸起;2005年,浦已成維權律師的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譚作人呼籲調查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校舍工程質量、收集死亡學生名單而被當局囚禁,浦作為譚作人的辯護律師引起關注。
助譚作人辯護惹關注
2011年,浦志強代理重慶一系列勞動教養案。在時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執政期間,不少市民因評議地方當局被判勞教。在代理村官任建宇勞教案時,浦志強在辯辭中說出「對壞的制度,不會忍太久」的名言。
2013年,內地宣布結束勞教制度,浦志強被坊間認為居功甚偉,他當年被《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為「影響中國年度法治人物」。在這一年,浦志強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可謂達到目前人生的巔峰。
明報記者
參與六四絕食
浦志強曾回憶說,撤退前他曾許願,「如果可以活着出去,以後每年都要回來看看」。此後浦志強一直履行這諾言。由於並非學生領袖,在校內師生保護下,浦志強1991年順利從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畢業後,浦的就業並不順利,第一份工是去海淀區大鐘寺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擔任秘書。1995年,浦考取律師資格,兩年後,32歲的浦志強成為執業律師。
執業之初,浦專注的是商業性質的民事案。2003年,浦志強介入余秋雨訴肖夏林名譽權案,開始進入公眾視野。2004年,浦代理曾轟動一時的「中國農民調查」案,在公共領域名氣漸起;2005年,浦已成維權律師的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譚作人呼籲調查汶川大地震遇難學生校舍工程質量、收集死亡學生名單而被當局囚禁,浦作為譚作人的辯護律師引起關注。
助譚作人辯護惹關注
2011年,浦志強代理重慶一系列勞動教養案。在時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執政期間,不少市民因評議地方當局被判勞教。在代理村官任建宇勞教案時,浦志強在辯辭中說出「對壞的制度,不會忍太久」的名言。
2013年,內地宣布結束勞教制度,浦志強被坊間認為居功甚偉,他當年被《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為「影響中國年度法治人物」。在這一年,浦志強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可謂達到目前人生的巔峰。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