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振良:聯合國方案能解決敘利亞危機嗎?長青網文章

2015年12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12月23日 06:35
2015年12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聯合國開始意識到,敘利亞局勢已經逐漸影響全球安全,而且風險向亞洲擴散,緊急召開會議討論,提出了敘利亞和平方案。該方案有7點,一為敘利亞政府和反敘利亞政府兩大陣營,在2016年1月參加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敘利亞特使米斯圖拉(Staffan de Mistura)的會議,商討政治過渡問題;二是在聯合國的監察下,計劃在一年半內撰寫新的敘利亞憲法,並舉行一個自由、公正的選舉,成立一個可靠、世俗、能代表多方不同派系的新政府;三是敘利亞國內外國民可以參加選舉,即是暗示允許郵寄投票;四是在政治過渡期開始後,各派系應該要全面停火;五是在聯合國的主持下決定停火的形式,希望聯合國成員國向敘利亞不同派系施壓;六是成立一套機制監察停火的進度;七是由約旦設立一份關於恐怖組織清單。


達成政治過渡談判 恐一廂情願

單就上述去看似乎有點希望,但實際上要面對的問題相當複雜,要早日達成並非易事。首先是聯合國主持談判,這反映聯合國開始意識到伊斯蘭國成因在於敘利亞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鬥爭。敘利亞政府陣營,和反敘利亞政府陣營早已在阿拉伯之春後勢成水火,彼此不能有互信的基礎。巴沙爾.阿薩德政府為了鞏固其權力,把反敘利亞政府陣營界定為恐怖分子,不時使用非法武器對付反政府陣營。近月俄國被指和敘利亞合作,表面上是協助攻打伊斯蘭國及其他極端組織,實際上是協助巴沙爾政府攻打反政府武裝組織,死傷不少。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組織指控巴沙爾的不人道行為,認為他為保權力顛倒黑白,誠信破產,又指巴沙爾政府為了清除反政府勢力任由伊斯蘭國坐大,以伊斯蘭國來打擊他們,反為敘利亞帶來空前的災難。因此聯合國雖然明白伊斯蘭國的形成和敘利亞國內不同勢力的對立,但要達成政治過渡談判恐怕是一廂情願。敘利亞除了有親政府的阿拉維派,東南部的達魯茲派信徒、潛伏在敘利亞的真主黨及什葉派民兵,還有佔絕大多數的遜尼派和潛伏在敘利亞的遜尼派民兵,以及少數信奉基督教教徒,及居於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人。單是一般的勢力,就已經分成這麼多派別,這還未計算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包括伊斯蘭國、聖戰士軍旅(Jaysh al-Mujahedeen)、勝利陣線(Jabhat al-Nusra),政治過渡能否順利完成,仍是未知之數。


聯合國間接不承認巴沙爾政府

其次,用一年半的時間撰寫新憲法和舉行公正自由選舉成立新的政府,這其實和上述第三、四、五、六點是相關的,即建立新的有效政府。聯合國似乎明白敘利亞未有一個可以號召敘利亞各派系的新政府對抗伊斯蘭國。不過聯合國這個建議等於間接不承認巴沙爾政府,也就是說巴沙爾開始不被國際承認為敘利亞總統,將來也許沒有資格出席敘利亞政治過渡談判。另外,這建議在沒有提出是否要求巴沙爾下台作為召開會議的前提下進行,於是巴沙爾就像充滿希望地表示「可以留下」。巴沙爾不應忘記美國早已提出要求他下台,他的繼續留任只是得到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即俄羅斯想保着在敘利亞的經濟利益,以及伊朗想保着什葉派領袖才能繼續留任的。近日俄國對巴沙爾的立場有開始轉變的傾向,從之前堅持支持巴沙爾政府,變成現在比較模糊,伊朗也已開始不再提及了。成立新政府,亦代表將有利益衝突,屆時敘利亞是否會有更激烈的內鬥,相信是預料之中的事。


舉行公正、自由的選舉,也是一個疑問,因為阿拉伯之春後,中東北非的民主運動不太順利,除了突尼斯勉強算是符合預期的結果外,其餘都不太成功,埃及選舉被軍方否定了結果,把穆爾西(Mohamed Morsi)革除,也門至今仍陷入內戰及極端主義的威脅,利比亞亦未能享受到民主成果,因為極端組織威脅擴大,最近新政府及反對派要先達成和議。敘利亞人對巴沙爾政府已失信心,擔心他們會否在選舉制度和過程中玩弄手段。再次舉行選舉,能否解決危機勢令敘利亞人懷疑。即使敘利亞國內外公民都可以參加選舉,意味會有郵寄投票制度,但中間能否確保選票沒有被人從中作梗,仍是未知之數,現時不能排除巴沙爾勢力可能會為權力玩弄手段。


誰去監察停火? 恐徒具空文

聯合國提出3項和停火有關的安排,包括成立監察停火制度、敦促成員國向敘利亞各不同派系施壓停火、確保遵守停火協議等,這恐怕也是一廂情願的看法。因為如上文所說,敘利亞本身太多利益板塊和極端組織,已經令停火難上加難,伊斯蘭國是不會承認聯合國的一切安排,他們認為聯合國是異教徒在維護美國和以色列利益的前提下成立的國際組織,何况是當年美國支持下成立的聯合國?巴沙爾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力,一定會陽奉陰違,表面上同意停火,實際上最不希望停火,因為只有不停火,才能彰顯到巴沙爾的存在價值,提醒別人他才是敘利亞的總統。


聯合國明白停火減少死傷可能會增加解決伊斯蘭國威脅的難度,但聯合國沒有想到的一個問題是,既然提出成立監察停火制度,那麼委託誰去監察?當今世上,很難找到這樣的國家或代表去擔任監察停火,歐美已難有風險承擔力去出任監察停火制度,中東北非更難,尤其是遜尼派大國沙特阿拉伯和什葉派大國伊朗,遜什兩派對立水火不容,從也門北部「風暴行動」到伊斯蘭國危機,從伊朗和俄羅斯、法國、黎巴嫩等成立情報聯盟以及沙特阿拉伯日前聯同34個國家(遜尼派和受害國家為主)組成聯盟,遜什兩派對立難以斡旋。近月伊朗外交形勢佔上風使沙特阿拉伯惱羞成怒,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更為了擴大遜尼派和什葉派在敘利亞的勢力,不惜各自介入敘利亞局勢,使局勢亂上加亂,根本不可能監察停火。至於其他非伊斯蘭國家更不願意,因為這是燙手山芋,沒人敢用自己國家的安全風險作賭注。聯合國是想用國際政治組織地位去製造停火機會集中解決伊斯蘭國,但所謂的停火制度恐怕徒具空文。


對付伊斯蘭國 比重建敘利亞更迫切

至於委託約旦擬定一份恐怖組織清單,這應該是出於同情約旦,加上現時若要尋找一個中立而又熟悉當地局勢的國家去擬定恐怖組織清單,約旦已經是最佳選擇。因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利益衝突太深,其他中東北非國家又各自受到不同程度的極端組織威脅,難免會有主觀成分。眾多中東北非國家,只有約旦是比較穩定的國家,雖然約旦的極端主義威脅不低。


有決心解決極端組織是好事,能明白伊斯蘭國的形成原因對解決危機也有幫助,但聯合國和平方案,恐怕執行起來會面對很多問題,未必可以順利進行,而且目前來說,以強硬態度對付伊斯蘭國,比起重建「和平敘利亞」來得更迫切。


作者是國際伊斯蘭政治研究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