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銀盈利增長進快車道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1日 05:35
2010年10月11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自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後,本港銀行人民幣的投資渠道增加,可購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尤其令人興奮,業務利錢更為豐厚,中銀香港(2388)持續獲資金追捧,股價創出上市以來新高。鑑於人民幣業務利潤持續增加,券商亦紛紛將目標價調高至30元水平。筆者認為,這個目標中線必可達到,但始終2.5倍的市帳率已初步反映利好因素,短線料會較為反覆,建議候低於24元附近才吸納作中線持有。

人幣業務利潤續增加

其實人民幣重新升值以及進一步國際化早於第3季已開始,但中銀香港卻到9月突破20元大關後才正式起飛,主要原因,是獲利的方程式早已存在,但究竟人民幣存款增長速度有多快卻屬未知數。及至8月份人民幣存款竟然猛增25.8%至1304億元後,市場才驚覺規模增長相當迅速,以這個速度推算,1年後總存款隨時可達3000億元至5000億元,若息差達1厘的話,利潤便高達數十億元,對盈利將有莫大幫助。

事實上,券商亦普遍預期中銀香港由2011年開始,盈利增長將進入快車道。摩通就預期,未來兩年每股盈利分別達到1.54元和1.92元,增幅達22%和24.6%;大摩更預期可升至1.65元和2.14元。至於大眾相當關心的股息率問題,在今年急升過後料會降至3.3厘至3.7厘,但隨着盈利上升,明年將可重返4厘水平。

但說到底,銀行股估值方法還是以股本回報率對市帳率最為廣泛採用,即使「兩摩」均可看盈利和帳面值增長,但其實2011年預測股本回報率才15%,以此水平要相對應2.3倍至2.4倍的市帳率,難免有點偏高。考慮到短線可供憧憬的因素已炒作一段時間,短線股價料轉趨反覆,建議候低於24元附近才吸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