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兩隻新股海豐國際(1308)及融創中國(1918)甫登場便破底,兩隻受惠國策的新能源股表現亦無驚喜,新股熱潮稍為冷卻。至於剛開始招股的華地國際(1700),挾着內需概念,能否如早前的美即(1633)及博士蛙(1698)般大升?難矣!
華地於長三角經營百貨店及超市,包括港人熟悉的八佰伴。江南為富庶之地,有利經營百貨。管理層刻意將百貨店及超市設於鄰近地點,甚至在同一建築物,以吸引各類型客戶,以及提高協同效益。零售商忌加租,但華地的其中一項優勢是旗下百貨及超市坐落的物業有近八成屬自置,毋須擔心租金上漲。
八成物業自置 毋懼加租
令人缺乏信心的是其毛利率下降。於2007年至2009年,百貨及超市業務的毛利率雙雙下跌,令整體毛利率由18.5%逐年收窄至17%。其中一個原因是百貨專櫃銷售的佣金率由20.3%跌至18.1%,或反映行業競爭加劇,就算華地是區內龍頭之一,議價力亦難免受影響。即使毛利率於今年上半年已按年回升至17.6%,但仍低於2007及2008年的水平。
預測市盈率看齊銀泰金鷹
內地的消費市場潛力龐大,預料「十二•五」規劃的重點之一繼續是鼓勵消費,例如透過改善社會保障,讓人民更放心消費、減少儲蓄。既然消費市場的潛力眾所周知,自然引來更多競爭,本無可厚非,只要消費的「餅」急速增長,業界仍可皆大歡喜,但關鍵在於公司的估值是否吸引。
華地今年預測市盈率為28.2倍至34.5倍,比起同樣在江南的百貨股銀泰(1833)及金鷹(3308)的30倍及35倍,已無甚水位。况且超市業務利潤率一般遠低於百貨,華地的估值未必能與純百貨股睇齊。
撰文:蘇沛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