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共衛生 X 醫學獎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11日 05:35
2010年10月11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本年度諾貝爾醫學獎由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Robert Edwards)奪得。他與已故英國婦科醫生斯特普托(Patrick Steptoe)研究的人工受孕(IVF)技術,為不育夫婦實現為人父母心願,全球逾400萬人口由此而生。諾貝爾評審委員會讚揚愛德華茲「早於1950年代就洞察人工受孕可治療不育,造福全球逾一成的不育夫婦……為他們帶來喜悅」。

1950年代,愛德華茲不理教會及衛道之士反對,致力研究治療不育技術,其後與斯特普托合作,1968年成功進行人工體外受精,1977年首次把人工受精的胚胎植入母體,全球首個試管嬰於翌年誕生。

斯特普托及愛德華茲創立的全球首間人工受孕診所Bourn Hall發聲明稱,愛德華茲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生兒育女。沒什麼比孩子更獨特」。

——節自〈試管嬰之父 病榻中獲醫學獎 85歲高齡無法受訪 「遲來榮耀」如高錕〉,《明報》,2010.10.05

■相關概念

不育(infertility)

醫療科技(medical technology)

道德考慮(moral consideration)

■多層思考

1. 試指出愛德華茲在推行他的醫學研究時可能遇上什麼阻力。

2. 你認為試管嬰為社會帶來的好處會否比壞處多?試從這技術所引發的道德議題方面加以考慮,予以回答。

3. 諾貝爾獎在什麼程度上有助推動醫療科研發展?闡述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1. Bourn Hal﹕http://www.bourn-hall-clinic.co.uk

2. 「試管嬰兒資訊網」﹕http://ivfresource.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