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說,美國經濟雖見改善,但復蘇較弱,經濟形勢不太好,失業率又居高不下,所以在這種時候,美國政客最易持簡單化思維,迎合美國輿論觀點,認為這些經濟問題,都是人民幣匯率使得對美產業和出口大大不利所致。另外,兩黨正爭奪兩院控制權,共和黨看到自身從少數黨變多數黨的機會很大,民主黨又想保持住多數席位,所以雙方都願意更激進地拿中國「開刀」拉選票。
時殷弘說,過往在輿論有反華浪潮時,華府多會採取勸說態度,但今年當局與輿論合拍,「多年來都未見過」,反華聲勢「比過去相當長時間都更嚴重」。時殷弘認為,中美在今後幾個月到1年時間裏,圍繞貿易、投資環境、人民幣匯率的爭議料會更大。雖然溫家寶近來赴美參加聯合國大會,又接受CNN訪問,但時教授對溫總講話助緩解兩國誤解的效果存疑,因為「溫總一方面說,只要中國能做的一定會做,而另一方面他又強硬表態,人民幣不能大幅升值」。
重演80年代反日企浪潮
美國政治學者雅各布斯(Lawrence Jacobs)亦說:「兩黨候選人針對選民對就業問題的恐懼和焦慮,攻擊中國是保險的做法」。美國監察政治廣告的「競選媒體分析公司」指出,政界抹黑中國的手段,令人聯想起美國社會1980年代對日本汽車製造業搶走飯碗的怨氣,以至1990年代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助長墨西哥製造業的不滿。隨着美中貿易關係愈趨緊張,總統奧巴馬及財長蓋特納等紛就人民幣匯率對華施壓,加上鋪天蓋地的反華廣告,令外界憂慮美國民眾反華情緒高漲,令美中關係更複雜。
明報記者 王艷喆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