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基地產於元朗南生圍及甩洲自然保護區的發展項目,因未符合城規會的規劃條件,拖拉十多年仍未上馬。項目近日有新進展,恒基按顧問建議,把43公頃的高爾夫球場縮減至10公頃,從而增設一個逾30公頃的濕地改善區,但仍維持興建2550個低密度單位。恒基「發功」向多個環保團體游說,解釋計劃細節,希望爭取在年底發展限期屆滿前能通過計劃,否則可能要重新申請發展。
不過,多個環保團體都認為,新修訂計劃只是「小讓步」,沒有減低住宅總樓面面積,發展規模依舊過大,而且工程會導致濕地損失,故不會收貨,由於計劃仍要再呈上城規會審批,相信闖關有難度。
90年代購地 趕年底發展限期
根據資料,恒基在1990年代購入有關土地,面積達136.9萬平方米,並於1992年向城規會申請發展興建低密度住宅及高爾夫球場,但申請被拒。恒基為此一度上訴至英國樞密院,城規會在94年接納申請,但同時要求恒基符合多項要求。多年來,發展商曾3度申請延長發展期,最新的限期在今年12月18日屆滿。
由於「死線」迫近,恒基早前已委託環境顧問和工程師做環評研究和工程評估,重新制訂發展計劃,近日向多個環團「埋手」,解釋新修訂計劃的詳細內容。
恒基的新發展方案中,原計劃興建的2550個低密度單位數目,將維持不變。根據資料,發展商會興建970座單戶獨立洋房、250座複式住宅,以及30座分別樓高4層及7至8層的花園洋房,分佈在濕地改善區南面,高爾夫球場則會呈「L形」半包圍豪宅堆,東面則尚有住客會所、交通交匯處等設施;工程亦要拆除錦田蘆葦牀處理系統和元朗明渠隔篩設施。
開發甩洲 建濕地改善區
恒基的顧問報告認為,計劃已符合城規會訂下的若干條件,因為計劃會提出交替發展方案,包括將原定達43公頃、設18洞的高爾夫球場,縮小至10公頃、9洞,以便騰出土地,營造一個33.35公頃濕地改善區,連同開發55.62公頃的甩洲自然保護區,以及在東北面的露天緩衝區建造濕地走廊,可營造42公頃露天水體、31.81公頃蘆葦牀、1.52公頃挺水植物、1.89公頃荷或蓮塘、12.29公頃紅樹林、1.42公頃種植區和2.44公頃陸上草地。
恒基:遷高密度住宅 雀鳥可受惠
計劃亦重新調整了住宅分佈,令密度較高的發展項目更加遠離后海灣濕地,希望減低影響鸕鷀的棲息地、鄰近的魚塘及錦田河、山貝河。報告認為,鸕鷀棲息地及南生圍蘆葦牀生境,目前都沒受任何形式法律保護,故可受惠於這項計劃提供的保護及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