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星期,中港股市可以用「驚濤駭浪」四個字來形容,在A股拖累下,恒指在周三曾一度跌了2100多點,到了周四和周五又出現報復式大反彈,在這一浪,內地不知多少個大媽的身家被掏去,在香港,如果投資股票採用過高槓桿,也可能已被斬倉,沒有翻身的機會。
今回「阿爺」救市,不少評論說他亂了章法,初期打開口牌,只救大價股,更着令券商出資逾千億買股托市,同時又變相限制沽空,那錢從何來?不少機構或大戶唯有被迫沽出內地的細價股,又或在香港沽出股票以班資回朝,以至殃及池魚,港股本來沒有什麼泡沫,也要被迫陪葬。這令人聯想到,香港樓市也經常有不少的殃及池魚例子。
比方說,數年前西半山一個新盤單位以呎價逾7萬元售出,惹來市場嘩然,隨即形成輿論壓力,要政府出招打豪宅,以免造成所謂「滴漏效應」而拉起最影響民生的中小型住宅樓價。
結果呢,政府「從善如流」的先加豪宅印花稅,再收緊豪宅的按揭,豪宅投資者和炒家確是迅即減少,但卻湧去了印花稅較溫和、按揭限制仍較鬆的中小型住宅,令到中小型住宅樓價反而升得更急,這是否和今次阿爺欲救大價股,卻打殺了細價股,極其相似?
政府亂出招 愛你變害你
政府亂出招,結果愛你變害你,又何止上述兩例?政府近年先後推出各種辣稅,除短期賣樓要付重稅,而若多買一層樓投資又要付重稅,以至換樓也可能因樓價升了而按揭被收緊,凡此種種,二手樓業主都不敢隨便賣樓,反令到二手樓盤源大減,樓價因而被唧高!
還記得早前股市興旺時,有評論說人們賺了錢,會更有能力和意欲買樓,而最近股市大跌,又聽到這反映股市動盪,「磚頭」更有避險作用,人們更會將資金轉投樓市。今次中港股災,會否令香港的經濟和樓市也會受打擊,還是更有利香港的樓市?
2008年,港股由32,000多點直插至接近10,000點,隨之香港樓價也一度急跌了兩成多,到了今天,港股仍未能攀升至前高位,但樓價卻早已破了新高。觀乎過往數據,香港股市與樓價,若以恒指和樓價指數併在一起看,有時方向相同,有時卻又脫鈎,而就算方向相同,幅度也會有異,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股市反應和變化較樓市迅速,而當港股大幅下跌,樓價還未及反應,股市卻已回升,便容易出現脫鈎現象。因此,今次中港股市大跌會否對港樓造成重大衝擊,便要看股市會下跌多長的時間,才能定論。
內地股市大跌 先打擊成交表現
不過,相對於樓價,股市變動似更對樓市交投更能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如中國上證指數大幅調整時,內地一手樓成交便多受壓,反而上證指數攀升,新樓銷售量也多會上升(圖1),而在香港,恒指如2003年、2008年等大跌時,交投量也多會即時急凍(圖2)。筆者以為,原因是股市大跌時,業主初時仍會堅持不減價,而買家則要多觀望一會,所以交投多會急跌。
大家可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時代《兩個就夠晒數》呢支家計會推出電視宣傳片的歌曲。當時香港經濟剛起飛,低下層收入多拮据又不懂節育,不少兩夫婦都生下大批子女,以致經濟負擔沉重,家計會才宣傳人們最好只生兩個。
不過,話時話,正因為經濟起飛,人們願意生兒育女,於是形成強大的住屋需求,先是由住宅山邊木屋或劏房,然後上車或成功申請公屋,經濟改善後再換樓,便造就了一條換樓鏈,也是香港近數十年來樓價大漲小回的重要原因。
不過,時代唔同咗,現在不少港人選擇獨身、遲婚,婚後往往只生一個,甚至不生育,如果不是近年單程證或「雙非」補充人口,香港人口可能早如日本出現萎縮。家計會日前推出最新的電視宣傳短片,改為「一個可以獨奏」、「兩個可以孖住上」、「不妨四人大合唱」,甚至「湊夠人參加籃球賽」,目的是鼓勵打算生育嘅年輕夫婦,盡早做好家庭計劃,以實現心中理想嘅生育目標!
生育意願增 惟實際未達標
家計會主席殷巧兒指出,廣告概念源於家計會前年做嘅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夫婦嘅生育趨勢及期望有所轉變。已婚婦女嘅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由過去一直下跌,喺2012年就回升,顯示佢哋比過往有較強嘅生育意願,不過實際上就未必達到佢哋嘅生育目標,原因之一係遲婚同遲生育。如大家看一看數據,雖然香港人口每年仍在增加,但增幅近年明顯減慢(圖3),如果情况持續,遲早定會打擊香港樓市所謂的剛性需求。
明報記者 陸振球
今回「阿爺」救市,不少評論說他亂了章法,初期打開口牌,只救大價股,更着令券商出資逾千億買股托市,同時又變相限制沽空,那錢從何來?不少機構或大戶唯有被迫沽出內地的細價股,又或在香港沽出股票以班資回朝,以至殃及池魚,港股本來沒有什麼泡沫,也要被迫陪葬。這令人聯想到,香港樓市也經常有不少的殃及池魚例子。
比方說,數年前西半山一個新盤單位以呎價逾7萬元售出,惹來市場嘩然,隨即形成輿論壓力,要政府出招打豪宅,以免造成所謂「滴漏效應」而拉起最影響民生的中小型住宅樓價。
結果呢,政府「從善如流」的先加豪宅印花稅,再收緊豪宅的按揭,豪宅投資者和炒家確是迅即減少,但卻湧去了印花稅較溫和、按揭限制仍較鬆的中小型住宅,令到中小型住宅樓價反而升得更急,這是否和今次阿爺欲救大價股,卻打殺了細價股,極其相似?
政府亂出招 愛你變害你
政府亂出招,結果愛你變害你,又何止上述兩例?政府近年先後推出各種辣稅,除短期賣樓要付重稅,而若多買一層樓投資又要付重稅,以至換樓也可能因樓價升了而按揭被收緊,凡此種種,二手樓業主都不敢隨便賣樓,反令到二手樓盤源大減,樓價因而被唧高!
還記得早前股市興旺時,有評論說人們賺了錢,會更有能力和意欲買樓,而最近股市大跌,又聽到這反映股市動盪,「磚頭」更有避險作用,人們更會將資金轉投樓市。今次中港股災,會否令香港的經濟和樓市也會受打擊,還是更有利香港的樓市?
2008年,港股由32,000多點直插至接近10,000點,隨之香港樓價也一度急跌了兩成多,到了今天,港股仍未能攀升至前高位,但樓價卻早已破了新高。觀乎過往數據,香港股市與樓價,若以恒指和樓價指數併在一起看,有時方向相同,有時卻又脫鈎,而就算方向相同,幅度也會有異,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股市反應和變化較樓市迅速,而當港股大幅下跌,樓價還未及反應,股市卻已回升,便容易出現脫鈎現象。因此,今次中港股市大跌會否對港樓造成重大衝擊,便要看股市會下跌多長的時間,才能定論。
內地股市大跌 先打擊成交表現
不過,相對於樓價,股市變動似更對樓市交投更能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如中國上證指數大幅調整時,內地一手樓成交便多受壓,反而上證指數攀升,新樓銷售量也多會上升(圖1),而在香港,恒指如2003年、2008年等大跌時,交投量也多會即時急凍(圖2)。筆者以為,原因是股市大跌時,業主初時仍會堅持不減價,而買家則要多觀望一會,所以交投多會急跌。
大家可記得在上世紀七十年時代《兩個就夠晒數》呢支家計會推出電視宣傳片的歌曲。當時香港經濟剛起飛,低下層收入多拮据又不懂節育,不少兩夫婦都生下大批子女,以致經濟負擔沉重,家計會才宣傳人們最好只生兩個。
不過,話時話,正因為經濟起飛,人們願意生兒育女,於是形成強大的住屋需求,先是由住宅山邊木屋或劏房,然後上車或成功申請公屋,經濟改善後再換樓,便造就了一條換樓鏈,也是香港近數十年來樓價大漲小回的重要原因。
不過,時代唔同咗,現在不少港人選擇獨身、遲婚,婚後往往只生一個,甚至不生育,如果不是近年單程證或「雙非」補充人口,香港人口可能早如日本出現萎縮。家計會日前推出最新的電視宣傳短片,改為「一個可以獨奏」、「兩個可以孖住上」、「不妨四人大合唱」,甚至「湊夠人參加籃球賽」,目的是鼓勵打算生育嘅年輕夫婦,盡早做好家庭計劃,以實現心中理想嘅生育目標!
生育意願增 惟實際未達標
家計會主席殷巧兒指出,廣告概念源於家計會前年做嘅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夫婦嘅生育趨勢及期望有所轉變。已婚婦女嘅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由過去一直下跌,喺2012年就回升,顯示佢哋比過往有較強嘅生育意願,不過實際上就未必達到佢哋嘅生育目標,原因之一係遲婚同遲生育。如大家看一看數據,雖然香港人口每年仍在增加,但增幅近年明顯減慢(圖3),如果情况持續,遲早定會打擊香港樓市所謂的剛性需求。
明報記者 陸振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