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人行突加息 重藥抗通脹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0日 20:35
2010年10月20日 20: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在第三季經濟數據公布前夕、以及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本周會議前的敏感時刻,突然加息四分之一厘,這是人行3年來首次加息。投資者擔心,中國收緊貨幣政策,或會拖慢環球經濟復蘇步伐,資金隨即流入美元避險,環球股市和黃金價格大跌。專家認為,人民銀行突然加息,反映內地通脹惡化,當局開始「落重藥」調控經濟。由於加息令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加,或引發更多熱錢流入內地和香港,變相令本港樓市泡沫及通脹持續升溫,此趨勢料短期內難以逆轉。

內地經濟強勁,熱錢湧入的勢頭已持續一段時間,但人民銀行一直未敢以加息重鎚出擊,以免觸發更多熱錢流入,加重人民幣升值壓力。今年1月以來,人行僅採取較溫和手段,3次調高存款準備金率,抽走銀行體系過剩的流動資金(見表3)。市場原本預期,當局今年內都不會加息,因此,人行昨日的舉動令全球市場意外。

G20財長會議前夕加息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周五在韓國召開,有專家認為,人行在此敏感時刻加息,反映中國在貨幣戰爭的大環境下終於讓步,人民幣或於未來一段時間持續升值(見另稿)。惟昨晚1年期人民幣不交收匯價(NDF)不升反跌,但或只反映短期美元匯價反彈的因素。

人行昨晚7時左右宣布加息,當時內地和本港都已收市,但外圍反應強勁,在避險情緒下,美元匯價反彈約1%,歐洲股市普遍跌約0.7%,美股亦一度跌1%約130點。金價更曾急挫2.7%,跌穿1340美元。

資金湧美元避險 歐美跌巿

市場本來預料,內地即使加息,也是不對稱加息,即存款利率上調幅度高於貸款利率(見另稿)。但人行在網站上宣布,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和貸款基準利率,同步上調四分之一厘(0.25個百分點),即對稱加息。1年期存款利率調升至2.5厘,貸款則調升至5.56厘,今日起生效。然而,長期存款利率(2至5年)的加幅遠高於長期貸款利率(見表2),反映當局冀吸引資金鎖定於較長年期的存款,以抽走銀行體系過剩的資金。

內地明天將公布第三季經濟數據,經濟學家指出,內地通脹呈惡化迹象,是人行提早加息的最主要考慮。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場室主任曹紅輝表示,在食品價格推動下,9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有可能按年增加逾4%。根據《彭博》統計,9月CPI或增3.6%,較8月的3.5%升溫。摩根大通報告指,人行加息,亦反映對經濟增長充滿信心,受惠強勁內需,市場料第三季GDP仍按年增10.5%。

資金若流入 恐推高股樓

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說,人行發出了明確信號,從今起運用利率政策,而不單是透過行政手段控制通脹、資產價格上升,預料未來仍有可能陸續加息。

由於加息增加投資人民幣的吸引力,梁兆基表示,人民幣的資產回報更具吸引力,將加速資金流入本港的趨勢,投資於人民幣存款及債券等資產。由於本港利率政策跟隨美國,短期內不見加息迹象,資金流入將進一步推高本港資產價格。東方匯理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說,本港通脹問題將會加劇,股市及樓市等資產價格會節節上升,令資產泡沫更趨嚴重。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知悉人行加息的決定,相信有關安排,有助維持內地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