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應付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預算赤字,英國財政部昨宣布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緊縮政策,未來4年削減830億鎊(約1萬億港元)開支,預料近一成、約50萬公務員鐵飯碗不保,工會威脅要抗爭到底。
二戰後最大規模緊縮政策
英國財相歐思邦(George Osborne)昨表示,大減830億鎊開支的緊縮政策是「無可避免」。「這是英國由財政危險邊緣回頭的日子。這條路很難走,但會引領我們迎接美好未來」。
英國傳媒在財政檢討公布前夕,拍到財政部首席秘書亞歷山大(Danny Alexander)在車上閱讀有關文件,令減赤細節提早外泄。政府部門將面臨平均兩成預算減幅,意味全國600萬公務員,有50萬在2015年前飯碗不保,連內政部、司法部及外交部亦被開刀,數萬警察、逾萬獄警及法院職員將被裁,數百外交官面臨失業。即使獲得留任,餘下的公務員仍可能要面對減薪。
削社福開支 王室也要瘦身
國防部今後4年亦要削減8%預算,海陸空三軍將減1.7萬人、「皇家方舟」號航母(HMS Ark Royal)將退役,三叉戟導彈系統規模亦會縮小。但保安與情報部門的「核心反恐力量」將維持不變,以應付2012年倫敦奧運的保安及蓋達的威脅,政府更會增撥6.5億鎊(約80億港元)應付「網絡戰」挑戰。
裁兵1.7萬 增撥80億打網絡戰
不過社會福利開支就會大減,大學教育經費將削減40億鎊(約490億港元),其中七成半來自教學經費。公共房屋預算會大減五成,公屋居民需定期接受評估,可能無法永遠享用公屋。領取退休金年齡亦會在2020年前提高至66歲,期望每年節省約613億港元。連王室亦要節衣縮食,在2012至13年減少14%開支。
政府亦訂下多項開源措施,包括將1月引入的銀行稅變為永久措施,繼續按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徵稅,又會推出近年最大規模的私有化計劃,變賣逾200億鎊(約2451億港元)國家資產。在野工黨黨魁文立彬(Ed Miliband)批評緊縮政策是「對經濟增長、國民就業生計的豪賭」。分析師意見兩極,有人贊同大刀闊斧滅赤,也有人質疑此舉只會令英國經濟陷入衰退。普遍分析都認為,英國經濟增長將放緩,故英倫銀行將在可見未來維持量化寬鬆印銀紙政策。英國政府去年財赤達1550億鎊(約1.9萬億港元),創二戰以來最高,相當於GDP的10.5%,遠超歐盟提出的3%。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