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屋邨食水含鉛超標 公開透明可安民心長青網文章

2015年07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7月11日 06:35
2015年07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證實,九龍灣啟晴邨食水含鉛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下稱世衛)標準上限,並已開展處理,不過,從官員披露的情况,由於食水安全關乎居民健康,官員就事態吞吞吐吐,不讓居民充分認識自己的處境,則不但啟晴邨居民會人心惶惶,其他一些屋邨居民也會活在疑竇之中,若事態惡化,可能觸動地區穩定。這類事件,首要資訊公開透明,讓居民知所因應,並配合政府的善後工作,就食水含鉛超標事件,當局迄今的處理與這個要求仍有差距。


水喉或水龍頭出事

仍待政府交代釐清

前日,政府發言人談及此事時,開宗明義說在啟晴邨多次抽取水辦檢驗,結果顯示所有食水樣本的含鉛量,均符合世衛的標準;同時表示房屋署在啟晴邨兩個水喉駁位發現含鉛燒焊物,此舉違反水務條例及房屋建造合約要求,會更換有問題水喉部件,云云。這番說話在傳遞一個信息,就是啟晴邨的食水安全,居民毋須擔心;不過,昨日事態發展,摑了這位「政府發言人」一記耳光。


政府宣布啟晴邨4個水辦,驗出含鉛量超過世衛標準上限,最高超標逾倍,前日的「結果顯示所有食水樣本的含鉛量,均符合世衛的標準」說法,在這個事實面前,使人質疑當局是否隱瞞真相。因為除非房屋署不知道還有其他水辦在抽驗中,否則前日的說法絕對有問題,會挫損居民和社會人士對當局處理這宗事件的信心。


政府連續兩日都指出,在啟晴邨的水喉接駁位發現使用了含鉛燒焊物,雖未明言,卻已經將之與食水含鉛超標扯在一起,不過,有工程師認為事態可能與水龍頭等食水用具有關,哪一個說法符合事實,已有政黨拆去一些住戶的水龍頭和水喉等部件,送交認可化驗所化驗,相信很快就有答案。政黨雖然有政治考慮,但是全面抽驗意圖找出食水含鉛超標的做法,合乎邏輯,不過,政黨的抽驗是否符合科學要求,值得商榷;因為隨意抽樣,化驗結果會受到質疑,設若水龍頭和水喉部件原本有問題,卻因為抽樣抽不中而被認為毋須理會,那麼可能會害了居民。因此,這類抽驗,由政府投入資源,以系統和符合科學要求的方式處理,較為恰當。


現在按官員的說法,政府的措置是否已經對準焦點,無法判斷。因為公共屋邨以預設組件方式建造,啟晴邨需要燒焊接駁的水喉,應該不止於已經抽驗的一批,而是有規律地大批存在,較合理做法是對相關住戶全面抽驗水辦,讓居民在知情下應對;政府沒有打算這樣做,卻已表示要求承建商提交善後方案,這個處理,若只針對已證實含鉛超標的4個單位,可以接受,問題是政府不可能認定只有這4個單位需要更換水喉部件,其他單位的水喉都無問題;若不知道有多少住戶的水喉食水含鉛量超標,則承建商的補救措施,做多少才夠?會否淪為門面工夫!


啟晴邨超過5000個單位,若要居民對食水安心,現在的做法肯定不夠,即使給啟晴邨居民全面派發樽裝水,也是治標不治本,居民需要的是從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可以安心食用,派樽裝水顯然做不到這個效果;政府須披露更多信息,讓居民知道真實處境和政府怎樣按序處理,才可以挽回居民的信心和信任。否則,啟晴邨居民「見水色變」,在疑神疑鬼下生活,對精神和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政府有責任使居民免於惶恐中生活。


承建商涉其他屋邨

是否有事成為懸念

承建商使啟晴邨食水喉接駁位含鉛,已經涉及違反《水務條例》,也可能未履行房屋建造合約要求,當局固然有根有據追究其的責任,不過,據知這家承建商除了啟晴邨之外,還參與了超過10個屋邨的建造,則這些屋邨的水喉工程是否有啟晴邨同類情况,政府和官員都未能澄清這一點。按道理,從成本效益出發,同一家公司的水喉工程範式應該有普遍性,則其他屋邨的食水狀况,會否與啟晴邨一樣有問題,現在是以萬計屋邨居民與社會人士的最大懸念;政府應該盡快掌握事態,及早向公衆交代,以免出現「民間信息」披露愈多,使政府陷於後知後覺的被動位置。總之誠實是處理危機的不二法門,政府按這個準則行事,才是正確的危機管理。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