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緒論
自2月上任以來,學生會先後發動靜坐抗議、聯署、遞交請願信,並在學校派發文宣,收發電郵查詢種種問題無數。方今副校長一席仍然懸空,審計報告以「fall short in expected standard」作結,人為期望凌駕守則。惟校方仍然不為所動,吾等既失望又憤怒。
◆委任副校長需等埋「發叔」 何立仁蘇彰德情何以堪
校委會討論延遲副校長任命的議案時,有委員指需等待新任首席副校長就任,視乎其意願再進行討論,表示沒有理由讓離任之人所選的副校長去協助新任首席副校長云云。不過假若作如是觀,錢大康有份參與遴選的何立仁和蘇彰德,豈非要辭職歸鄉,待新任首席副校長就任再行發落?同樣,校委會早知錢大康即將離任,仍然開展遴選工作。按此邏輯,校委會理應就浪費行政資源負上責任。因此,不論副校長的工作性質是如何向首席副校長負責,抑或錢大康是否即將離任,等埋「發叔」的理由實在難以服眾。
◆梁智鴻醫生卸任在即 委員向政權表忠投誠
目前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在2009年上任,並於2012年獲續任,每次任期為3年。換言之,梁智鴻的任期將於本年11月屆滿。根據港大的慣例,校務委員會主席只會續任1次,這意味梁智鴻很大機會不會連任。包括前校委會主席馮國經,連同即將卸任的梁智鴻,港大過去十餘年的校委會主席都曾任校務委員,這代表來屆主席很有可能從目前的校務委員會中委任而得。當日校務委員會會議中,以李國章為首的一眾校務委員,群坐於會議室的正中央,連珠炮發,口水橫飛,說的竟是副校長的任命要等首席副校長任命後才能處理等牽強原委。此時此刻,之於那部分校務委員,真相已非重點,而是眾人均透過是次委任事宜,向政權展示自己的駕馭港大的功力,期盼獲得青睞,一嘗做主席的滋味。
◆制度缺陷皎如日星 校外人士控制港大
縱觀校務委員會的組成,當中6名委員以及校委會主席,皆由身兼特首的必然校監委任。據當日會議所見,6名委員同氣連枝,歪理連篇。究其因由,乃因承繼殖民惡法,賦權本港首長成為大學必然校監,打開政權肆意干預大學內政的缺口。自主權移交,政權已經覬覦各所大學。先有董建華差遣家臣路祥安干預港大民調,後有梁振英干預大學榮譽學位頒發名單。凡此種種,已經反覆提及,社會大眾應該已經知曉。事實上,眾資助大專院校都面對同一情况。以港大為例,目前的22名校務委員當中,校外人士佔14位,手執過半數選票。於是,校委會校外人士過多,加上梁振英手握委任主席及部分委員的權利,最終釀成今日惡果。
◆結論:體制抗爭已經失效 動員參與才是正途
翻閱港大歷史,歷年人才輩出,果敢推動社會變革者眾,敢為其犧牲者不計其數。吾就讀港大兩年,港大教曉我明德格物、止於至善。如今目睹港大禮崩樂壞,百年基業毁墜一時,吾等豈能隔岸觀火?港大的事,是港大師生之事,不容外人干預。惟目前校外人士過半,手握港大決策大權。學生代表僅佔兩席,面對不公不義,亦無力回天。大學條例,更是資助大專院校共同面對的惡法。當務之急,乃集結眾校內同學和教授關注以及參與,批判不義制度,抗擊政權干預,以不同門檻的行動,在體制之外進行各種抗爭。第一步,請參與港大學生會的聲明聯署。
作者是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
自2月上任以來,學生會先後發動靜坐抗議、聯署、遞交請願信,並在學校派發文宣,收發電郵查詢種種問題無數。方今副校長一席仍然懸空,審計報告以「fall short in expected standard」作結,人為期望凌駕守則。惟校方仍然不為所動,吾等既失望又憤怒。
◆委任副校長需等埋「發叔」 何立仁蘇彰德情何以堪
校委會討論延遲副校長任命的議案時,有委員指需等待新任首席副校長就任,視乎其意願再進行討論,表示沒有理由讓離任之人所選的副校長去協助新任首席副校長云云。不過假若作如是觀,錢大康有份參與遴選的何立仁和蘇彰德,豈非要辭職歸鄉,待新任首席副校長就任再行發落?同樣,校委會早知錢大康即將離任,仍然開展遴選工作。按此邏輯,校委會理應就浪費行政資源負上責任。因此,不論副校長的工作性質是如何向首席副校長負責,抑或錢大康是否即將離任,等埋「發叔」的理由實在難以服眾。
◆梁智鴻醫生卸任在即 委員向政權表忠投誠
目前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在2009年上任,並於2012年獲續任,每次任期為3年。換言之,梁智鴻的任期將於本年11月屆滿。根據港大的慣例,校務委員會主席只會續任1次,這意味梁智鴻很大機會不會連任。包括前校委會主席馮國經,連同即將卸任的梁智鴻,港大過去十餘年的校委會主席都曾任校務委員,這代表來屆主席很有可能從目前的校務委員會中委任而得。當日校務委員會會議中,以李國章為首的一眾校務委員,群坐於會議室的正中央,連珠炮發,口水橫飛,說的竟是副校長的任命要等首席副校長任命後才能處理等牽強原委。此時此刻,之於那部分校務委員,真相已非重點,而是眾人均透過是次委任事宜,向政權展示自己的駕馭港大的功力,期盼獲得青睞,一嘗做主席的滋味。
◆制度缺陷皎如日星 校外人士控制港大
縱觀校務委員會的組成,當中6名委員以及校委會主席,皆由身兼特首的必然校監委任。據當日會議所見,6名委員同氣連枝,歪理連篇。究其因由,乃因承繼殖民惡法,賦權本港首長成為大學必然校監,打開政權肆意干預大學內政的缺口。自主權移交,政權已經覬覦各所大學。先有董建華差遣家臣路祥安干預港大民調,後有梁振英干預大學榮譽學位頒發名單。凡此種種,已經反覆提及,社會大眾應該已經知曉。事實上,眾資助大專院校都面對同一情况。以港大為例,目前的22名校務委員當中,校外人士佔14位,手執過半數選票。於是,校委會校外人士過多,加上梁振英手握委任主席及部分委員的權利,最終釀成今日惡果。
◆結論:體制抗爭已經失效 動員參與才是正途
翻閱港大歷史,歷年人才輩出,果敢推動社會變革者眾,敢為其犧牲者不計其數。吾就讀港大兩年,港大教曉我明德格物、止於至善。如今目睹港大禮崩樂壞,百年基業毁墜一時,吾等豈能隔岸觀火?港大的事,是港大師生之事,不容外人干預。惟目前校外人士過半,手握港大決策大權。學生代表僅佔兩席,面對不公不義,亦無力回天。大學條例,更是資助大專院校共同面對的惡法。當務之急,乃集結眾校內同學和教授關注以及參與,批判不義制度,抗擊政權干預,以不同門檻的行動,在體制之外進行各種抗爭。第一步,請參與港大學生會的聲明聯署。
作者是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