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院購3D支氣管鏡助診肺病長青網文章

2016年05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5月30日 21:35
2016年05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肺片有陰影可能是患上肺癌或肺結核,但陰影太細或太隱蔽,傳統氣管鏡難以檢測。一間公立醫院去年推出先導計劃,引入電磁導航三維支氣管鏡,該鏡可深入支氣管末端抽取組織化驗,肺片陰影只有1至2厘米的病人亦適用,有助提高成功診斷的比率。


肺片陰影1至2厘米亦適用

對於哪些醫院會使用該儀器,醫管局表示會密切留意臨牀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以善用資源及為最多有需要病人治療的原則,檢討治療方案及藥物。


今年是香港胸肺學會30周年及香港胸肺基金會成立20周年,兩會昨舉行健康胸肺嘉年華。聯合醫院內科顧問醫生朱頌明昨表示,以往會使用氣管鏡為肺片有陰影的病人注入麻醉藥、抽痰,再抽取組織診斷,但如陰影只有1至2厘米,僅一至兩成機率成功。但電磁導航三維支氣管鏡較幼細及有導航功能,可深入支氣管末端,陰影小至1至2厘米亦可診斷,醫護會先為病人照電腦掃描,確定肺部陰影位置,再以該儀器協助診斷,成功率可達七至九成。


朱頌明稱,有關公立醫院去年約有300人肺片有陰影,其中約60名病人因實際上、或預計未能用傳統方法診斷,而使用電磁導航三維支氣管鏡,七成人成功診斷,當中一半為肺癌;餘下三成人未能診斷,可能是陰影位置太細,他們或需開胸抽取組織,或觀察陰影有否變化再決定。朱說該公院已正式引入儀器,費用達過百萬元。


另外,出席同一活動、首批使用「人工肺」的豬流感病人高慧芳憶述,2010年因不斷咳嗽無法入睡、難以呼吸而四出求診,在東區醫院確診豬流感。因其肺功能差,需使用「人工肺」24天,直至病情好轉。負責診治的醫生劉俊穎表示,高求診時肺部已「白晒」,因其情况差,除工肺後最初仍需使用呼吸機。高表示因卧牀太久,花了約1年才可正常走路,並感謝醫生挽回性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