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元今年成為市場焦點,為何?上半年還討論歐元瓦解,現在又傳歐洲央行率先退出量寬,甚至可能加息。一年之內翻天覆地,讀者會否感覺到「神經衰弱」?
拆息上升 市場料將加息
市場之所以傳出歐洲央行加息,是因為歐元3個月期拆息於今年4月見底後,由0.57厘升至近期高位0.98厘,故市場認為歐洲央行已經準備加息。上述分析不無道理,因為歐洲央行以往加息的走向與拆息有莫大關係(其他國家亦然)。歐洲央行在2003年6月停止減息後,在2005年11月才再次加息,當時歐元拆息亦同步上升,而時間上,拆息上升更先於央行加息,故不能否認拆息頗具前瞻性。
根據今年主要國家加息情况,澳、紐、加三國的拆息上升對加息亦具指標性(見表)。但另一方面,歐美拆息同樣早已見底,英鎊3個月拆息在2009年10月已經見底,美元3個月拆息更早在上年1月見底,但歐美國家到現在仍未加息,更似有推出更多量寬的傾向,故以拆息預測歐洲央行加息行動,應需更多佐證。
年底前仍穩定 惟壞消息不斷
筆者認為,歐元近期走勢比其他貨幣為佳,主因是市場把歐洲央行推遲流動性政策於12月完結解讀為退出量寬政策。因此,估計現時至12月間,歐元走勢仍會較其他貨幣穩定。但需要留意的是,歐元區仍然不斷傳出壞消息,如葡萄牙兩大黨仍然未能為自197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減赤計劃達成協議;愛爾蘭10年期國債孳息觸及歐元創立以來新高等,都顯示歐元區「內傷」仍然嚴重,風頭只是被美國「量寬更新版」蓋過而已。
歐洲經濟仍然陰霾不散是肯定的。中期上,建議持有歐元的投資者應需小心!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資金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