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已發展國家利率已近零,投資者被迫於其他市場尋求收益率較高的投資機會。因此,本年至今流入新興市場債券的資金高達340億美元(約2650億港元)。根據EPFR Global的統計,這個水平已經突破過往紀錄。環球資產管理集團安本資產管理、新興市場債券主管Brett Diment指出,新興經濟體系的發展令人驚訝,於90年代飽受金融風暴打擊後,新興國家的政府從此堅持審慎理財、穩健預算及實行改革,負債已經減至可以接受水平。事實上,亞洲整體而言已經成為淨債權人。這些利好發展引起投資者對新興市場主權債券及公司債券的興趣。
今年流入2650億 亞洲成淨債權人
他說,中國和巴西的消費信心上升,本地需求維持強勁。對於拉丁美洲國家,商品出口佔出口中很大部分,經濟能受惠於商品價格的走高。已發展經濟體系仍被沉重債務拖累,原因是西方國家的財政狀况欠佳,面對結構性問題。與此同時,發展中經濟體受惠於全球化趨勢,佔環球貿易的比重與日俱增,宏觀經濟管理方面也漸趨完善。然而新興市場的信貸評級仍被低估,事實上,新興市場的垃圾債券在2005年至09年的違約率一直比歐美的同類型債券低。
信貸評級仍被低估 違約風險較低
他表示,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逐步開始買入相關本地貨幣及美元債券,例如外地投資者佔印尼及墨西哥本地債券市場比重升至25%。新興市場的本地貨幣債券的收益較美元債券高,對美元投資者而言,匯價偏低的新興市場貨幣有升值潛力,加強了了其吸引力。
Brett又指出:「我們的新興市場債券產品吸納大量機構及散戶投資者,截至2010年9月底為止,我們的相關資產總值已經突破50億美元。」他預期,新興市場的本地貨幣政府債券未來一年會有10%至12%回報,比美元政府債券的6%至8%和企業債券的8%至10%回報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