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委託顧問公司研究3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均問題,報告建議紅隧私家車收費加5元,東隧則減收5元。不過,立法會議員、學者和運輸業界均批評治標不治本,指建議只能稍緩紅隧塞車,認為長遠西隧必須減價,或政府回購西隧。
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日討論海底隧道問題,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權益主任杜燊棠稱,紅隧地理優越,接通港九心臟地帶,即使東隧減5元也難以取代紅隧。不少司機寧多付5元也不會花油錢「兜大圈」走東隧,故他要求同樣接駁市區心臟地帶的西隧應率先減價,以減紅隧負荷。
業界:紅隧地理優越 寧多付5元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卻認為,「紅減東加」僅短期有效,批評報告避重就輕無視西隧流量低收費貴。他建議政府應以300至400億元回購東西兩隧,「以換取每年因為海底隧道塞車,而付出的10至20億元的社會成本,回購是除笨有精」。
理大土木及結構工程系副教授熊永達亦認同建議只有短期效果,「不要幻想(實行報告建議)便可路路暢通,只能做到不用排太久、車龍不太長而已」。他建議在中環、灣仔、銅鑼灣引入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以減少區內車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