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高層出訪抗美圍堵孆憛R孫嘉業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9日 05:35
2010年11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在G20首爾峰會和APEC橫濱峰會前夕,中美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動作空前頻密。繼希拉里訪問越南、柬埔寨、大馬、巴布亞新幾內亞、新西蘭和澳洲之後,奧巴馬又展開印度、韓、日、印尼的4國之行。而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上周先行訪問印度,與各大政黨作「政黨外交」。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剛訪完柬埔寨,現在印尼訪問,還將到訪泰國。澳洲外長陸克文剛結束訪京,年底前總理溫家寶還將再訪印度。

美拉攏「海洋聯盟」

打開亞太地圖,就可看出中美高層近期的頻密出訪,路線既有圍追堵截,又有短兵相接,在中國周邊地結成一團令人眼花撩亂、糾纏不清的亂麻。

麻雖亂,理很清。中美博弈是主軸,美國重返亞洲是背景。

據北京官方智囊評估,近期美日、美越、美印、日印、日越互動頻密,已形成美、日、印、澳為主的「民主價值觀聯盟」和美、日、越、印、澳為主的「海洋聯盟」,令中國亞太戰略博弈複雜化。

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中國除了上述的敦睦固邊舉動外,還效法古人圍魏救趙、近攻遠交之兵法,在歐洲、中東大舉出擊。國家主席胡錦濤剛結束法、葡兩國之行,明天北京又將迎來英國首相卡梅倫。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剛結束敘利亞、波蘭之行,正在阿曼訪問。而身兼政治局委員的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則正在作馬耳他、塞浦路斯、以色列、巴勒斯坦、阿聯酋5國之行。下周,中國與葡語國家論壇又將在澳門開鑼,溫總將出席開幕式。

和平獎頒獎後 中歐陷低潮

在這連串外訪中,敘利亞是國際上少數支持伊朗的國家,賈慶林到訪的戈蘭高地又是從以色列手上收回的土地,象徵意義明顯。而張高麗是迄今到訪尚未立國的巴勒斯坦的最高級中國領導人,和美國別苗頭(較量)的意味明顯。

不過,當下月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後,中歐關係又會有一個新低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