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體育大國夢非由運動會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1月10日 05:59
2011年01月10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從元旦起,每天上午10時,在兩個電台同時播放第8套廣播體操音樂。「廣播體操」是中國特色運動,當局早在1951年編製第1套廣播體操,組織民眾在工作和學習之餘鍛煉身體。但隨着健身方式多樣化,現在已很少見到集體做操盛况,電台也從1980年代起逐步取消播放廣播體操音樂。

奧運亞運提升全民健身效微

很難期望上海此舉能重現當年全民參與的景象,但筆者仍想為這個舉動叫好。

過去幾十年間,中國舉辦了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體育賽事,也承辦了眾多專業賽事。國人的體育成績不斷提高,獎牌也愈拿愈多,還讓世界看到姚明、劉翔、丁俊暉這些全民體育偶像。但中國不得不面對一個嚴酷現實:中國是體育強國,卻非體育大國。因為國人體育參與程度低。

提高百姓參與體育的熱情、推廣簡單易行的體育項目、降低百姓健身的成本,確需政府的智慧和努力。在電台播放廣播體操音樂效果可能並不好,也沒人會期望在10點鐘重溫千百人齊做操的盛况,但畢竟也是一種嘗試。哪怕它只能促使幾個人重新開始做操,也算得上是一件公德。

港生可學廣播體操強身健腦

更值得讚揚的是,這完全是服務百姓,而非追求政績,既不能拉動國內生產總值(GDP),也不會留下什麼挑戰想像力的建築,更不需要演繹一場場激動人心的騷。

另邊廂,香港也有意申辦亞運會,有調查稱許多香港學生支持。難道香港的年輕人也戀上官方的「面子工程」,單純地認為舉辦亞運會有助於推動運動的普及化?難道港人沒有意識到昂貴的舉辦成本正在損害自己的福祉嗎?也許這些支持申亞的學生可以考慮學學廣播體操,感受參與運動的快樂,同時也讓腦子動一動。

高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