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市區地皮嚴重缺乏下,政府日前以象徵式1000元低價撥出港島半山波老道予外交部興建官邸,引起社會嘩然。有政黨翻查資料,發現有內地駐港機構多年來都未盡用土地,駐港解放軍在回歸後取得的14幅軍事土地,當中更出現十室九空,政府在「有地無人用」的情况下,仍然批出新地,被質疑是浪費土地資源。民主黨昨日已去信特首曾蔭權及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要求交代事件。
不過,保安局發言人表示,香港駐軍的軍事用地,當中包括石崗軍營及九龍東軍營,自回歸以來一直完全用於防務用途,而特區政府亦未試過因為公共需要,而向中央政府或駐港解放軍提出收回或交換用地。
根據本報取得的立法會圖書館文件顯示,於97回歸後,英軍將14幅土地轉予解放軍(見表),其中有多幅位處豪宅區,如山頂白加道的三軍司令官邸(鄰近政務司長唐英年的官邸)、半山般咸道及九龍塘歌和老街。
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批評,14幅地中有部分如元朗石崗軍營及鄰近浸會大學的九龍東軍營等,多年來都是十室九空。劉慧卿認為政府應向解放軍收回土地,「內地駐港機構有地不用,但另一邊廂又向政府取地,令人難以理解!」她批評,不能接受政府在未經諮詢下,以象徵式地價批地予外交部,認為是浪費本港土地資源。
劉慧卿:應收回解放軍土地
而公民起動何秀蘭亦贊同要收回土地,「城大、浸大兩大學的宿舍迫到暈,為何不交予兩所大學興建宿舍?」她續稱,位於尖沙嘴柯士甸道的槍會山軍營,現時已成為私人設施,質疑是否仍作防務用途。「是否外交部開口要求土地,政府便批地?現時許多軍事用地只是曬太陽、『放羊食草』,政府是否批地容易收地難?」她促請政府交代批地的政策及程序。
林瑞麟:毋須諮詢公眾
公民黨陳淑莊亦批評,政府在撥地前未經公眾諮詢,不合程序,故昨日已去信發展局長林鄭月娥,要求當局解釋理據。不過,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昨日在公開場合表示,政府一直有政策,可以象徵式地價批地予社福機構、學校等團體,毋須諮詢公眾。他又以菲律賓人質事件為例,讚揚外交部協助本港反映意見,而該部門現時位處堅尼地道的辦公室需要擴充,因此需要批出土地。對於立會會否跟進,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譚耀宗昨表示,委員會下周會討論事件,林瑞麟會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