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官員表示,維基解密披露外交密件後,美國國務院為防再有機密外泄,已截斷國防部與其機密檔案電腦網絡的聯繫,國務院及國防部亦暫時大減可接觸機密文件的僱員數目。有傳媒指出,這可謂是大倒退,因「九一一」恐怖襲擊後,當局近10年來一直積極推動美國官員分享敏感文件或資訊。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羅利(Philip Crowley)說﹕「我們已暫時截斷我們的數據庫與一個機密網絡的聯繫」。他拒絕披露被切斷的是哪個網絡,但一名匿名高級官員透露,該網絡是軍方的保密IP路由網絡(SIPRNet),它被視為維基解密所獲密件的源頭。
美國防長蓋茨周二承認泄密事件令美國尷尬,但強調它對美國外交政策的影響有限。他說﹕「外國政府願意與美國打交道,是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我們,不是因為他們信任我們,不是因為他們認為我們能夠保密。有些國家的政府與我們打交道是因為害怕我們,有些是因為尊重我們,最多的情况是因為需要我們」。
美國政府正就泄密事件展開調查。法律專家指出,美國若要以間諜法把阿桑奇入罪,必須證明他曾與外國勢力接觸,並要有證據顯示他意圖提供機密給外國政府,但現時無證據顯示,阿桑奇與外國政府有連繫。
美難定阿桑奇罪
美國曾以反間諜法,起訴有嫌疑的共產主義者,並在特定情况下,把傳遞可能有損美國國家安全信息的行為判定有罪。不過,阿桑奇和涉嫌泄密的曼寧不同,曼寧涉嫌在效力美國政府期間,擅自泄露政府機密,而阿桑奇和美國政府並無關係,無保密義務。根據保障出版自由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起訴阿桑奇無異於起訴其他傳媒。根據美國法律,其他較易定罪的泄密罪包括:擅自公開臥底探員身分、揭露有關核武和竊聽機密,但暫時亦無證據證明,阿桑奇所經手的資料觸犯有關條例。換言之,即使阿桑奇入境美國,美國亦難以把他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