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周一,慧雅提到近期大市的調整引發的基本問題,究竟這是轉勢的開端?還是吸納的機會?這問題不易解答。當時慧雅的判斷是,以後者的機會較大,而現時應是候低吸優質股的時候。對於這個判斷,慧雅目前仍頗感滿意。
看公司買股票 判斷大市乃輔助
基本上,早前有資金在高位沽了貨,是不爭的事實,而刻下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沽了貨之後,究竟這筆資金是選擇離場,還是伺機再重返市場。根據慧雅的觀察,觀乎大市在過去幾日的表現,似乎這筆資金並沒有完全離開。當然,刻下的變數仍多,但總的而言,慧雅認為港股目前的估值不算過分,而且本港的基本因素不差。
另一方面,慧雅認為值得留意的是,買股票永遠是買公司,對大市的判斷只是輔助。慧雅亦認為我們需要明白投資的定律,是永遠以合理或吸引的價錢買入具質素的公司。誠如巴菲特所說,在投資問題上,其中最重要的,是擁有一個「優越的智性框架」 (sound intellectual framework)。相信這亦是他對其師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一直推崇備至的重要原因,蓋葛拉漢相信是第一個人,創出一套邏輯井然的方法和理誦去理解投資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
毋疑,今天看來,有些葛拉漢的觀點已被視為傳統智慧,不過以慧雅之見,葛拉漢當年提出他的觀點的重要性及突破性是不容低估的。
蓋儘管股票這東西已存在了數百年,但一直以來,人們用來理解它的方法都有點似是而非,似通非通,令人覺得投資股票的方法有點像巫術,而股票市場恍如一個騙局。 以慧雅之見,不少葛拉漢的觀點在今天仍然甚具智慧,有機會我會再談。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