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32歲的鄭明輝(阿輝)是其中一場映後座談會的分享者。這個陽光青年右手紋了一隻搶眼的毒蠍子,印證了過去的黑暗歲月。政府經常強調年輕人要「對毒品say no」,他認為對「乖乖青年」或會起作用,但對曾吸毒的人則難有共鳴,阻嚇力可能不足,宣傳時宜多談毒品對身體的禍害才能警告年輕人。
當拆家月入30萬 不夠買毒品
阿輝中四時常逃學,曾加入黑社會,沾上毒品,他說初時好奇吸第一口,以為可靠意志力不再試第二次,結果毒癮日深,更當上拆家。他說﹕「當拆家月入曾達30萬元,但每次吸毒都要起碼3000至4000元,錢根本永遠不夠買毒品。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想如何去掙錢買毒品,偷又試過,上街問陌生人拿又試過,生活沒有尊嚴。」
阿輝當時與家人關係破裂,直到25歲,決心到香港戒毒會戒毒,並重讀會考,之後考入理工大學讀社工系高級文憑,來年畢業希望服務年輕人。
阿輝現時擔任香港戒毒會石鼓洲復康院的同輩輔導員,深感年輕人對吸毒的無知,認為政府的禁毒宣傳可更詳盡講解當中禍害﹕「好多年輕人都會問為何吸毒是犯法?他們理性上知道吸毒有害健康,但實際是怎樣?例如我以前食白粉,後來見到好多道友斷腳,才知道他們將白粉注射到大腿血管造成血管栓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