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貿易組織在中國與歐盟間的貿易糾紛中,首次判中國勝訴。世貿專家組裁定,歐盟去年向中國進口螺絲、螺絲帽等金屬扣件徵收反傾銷稅,與世貿規則不符,歐盟要採取措施解決。今次判決被視為中國在貿易上反擊歐盟的重要勝利,中國商務部歡迎世貿裁決,而歐盟發言人則指,歐盟可能提出上訴。
中國歡迎裁決 歐盟或提上訴
歐盟去年初起對中國進口的金屬扣件徵收最多87%反傾銷稅,中國遂向世貿申訴。世貿組織專家組周五在瑞士日內瓦發表長達394頁的裁決報告,指去年1月歐盟通過向中國進口扣件徵收正式反傾銷稅(對非市場經濟國家所有出口企業指定的相同稅率 )規定,以及歐盟《反傾銷基本條例》的單獨稅率(獲市場經濟地位的部分企業被徵收低於反傾銷稅的稅率),部分條款及依據條款與世貿規則不符。
指按印度成本評中國不公
報告指歐盟不公平地按照印度及歐盟的扣件生產成本,來判斷中國的生產成本,認同中國生產商即使沒有政府協助都可生產出更便宜扣件,認為歐盟稅項損害中國應有權利,建議歐盟根據世貿規則調整相關規定。
世貿規定容許會員在進口貨品的入口價比本國生產的類似產品便宜時,實施反傾銷稅。不過由於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不獲承認,令如何計算反傾銷稅存在困難。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按照貨幣可兌換程度、勞資談判自由度、企業自由度、政府對生產的控制程度來判斷,中國一直爭取國際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就是因為被判斷為非市場經濟體後,國際社會可採用與中國經濟狀况不符的第三國(如印度)市場價格,來評估其產品的「正常價格」,令中國生產成本往往被高估,令中國在反傾銷訴訟處於不利地位。
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對世貿裁決表示歡迎,指歐盟長期以來在稅率問題上對中國企業造成嚴重負擔和不公平待遇。世貿裁決清楚表明,歐盟做法帶歧視性,違反世貿相關規則,敦促歐盟盡快撤銷稅項,維護中歐正常貿易。
中國是螺絲、螺帽等扣件的最大生產國,歐盟則是最大市場,07年自中國進口的金屬扣件達7.62億美元。歐盟官員私下承認,今次判決是歐盟重大挫敗。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