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時代 小人物﹕能戀不能婚 「同志」無出路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6日 21:59
2010年12月06日 21: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來,雖然公益團體、傳媒不斷呼籲,但內地同性戀者仍面臨各種歧視,同性戀婚姻在法律上更屬禁區,面對未來,他們一片茫然……

25歲的灰燼(化名)和19歲的凱西,是北京兩所大學的學生,她們是一對女同性戀戀人。記者在北京市東直門一家茶座裏,見到二人。灰燼短髮,一身中性裝扮;凱西則是長髮披肩,更顯女性嫵媚。坐定後,灰燼會點燃一支煙,凱西把頭輕靠在灰燼的肩膀上。

兩人坦言已同居,並已「出櫃」(公開同性戀身分),也告知了雙方父母。與異性戀人一樣,她們也會牽手走在街頭,還會在公共場合旁若無人地擁吻。凱西稱灰燼幽默、溫柔、可愛,灰燼則評價凱西聰明、漂亮,值得愛一輩子。

兩人皆是北京「同語組織」(北京一個女同志團體)義工。凱西坦言,認識後彼此好感,在一次酒吧暢飲之後,兩人發生了一夜情,兩人都指那是「順理成章、心知肚明的事情」。隨後經過幾次看戲、吃飯之後,兩人確認了戀愛關係。她們稱,兩人並沒有類似異性戀中的「男性、女性」之分,彼此平等。

街頭牽手擁吻 雙方父母默認

談及同性戀身分經歷,兩人都稱是12歲左右懵懂初開時,發現喜歡和女生一起玩。凱西表示,曾有過一段浮動期,交過男朋友,但兩年後分手。她說:「始終不是自己想要的,分手主要是要證明自己就是GAY。」而灰燼則一直交的是女朋友。

兩人父母雖未直接反對,但凱西的母親向親朋介紹時,努力迴避兩人「同性戀」關係,只用「閨中密友」搪塞。兩人坦言,女同志群體公開身分者太少,尋找伴侶本屬難事,兩人能相識、相戀,並得到雙方父母默認,很不容易。

灰燼希望可以結婚,以便參與對方家庭事務。凱西則說,父母思想傳統,並不懂同性之間可以有愛情,「但為我開心,並不明確反對。但總是以年齡小,將來再說。」為藉口,採取拖延策略。

婚姻法不承認 不敢找政府工

對於未來,兩人很茫然,「只想像其他異性伴侶一樣,一起好好生活,光明正大公開關係,不再躲躲藏藏的。其他異性伴侶有的東西,我們都應該有。」凱西說:「婚姻法尚未承認,我們戶籍中,婚姻狀况一欄,至少多年內會一直書寫『未婚』」。談及孩子,灰燼表示,現代醫學令同性戀也可生兒育女。自己並不支持「形式婚姻」,但為了孩子,可能找一名男性結「形式婚姻」,「否則孩子難以落戶」。她說:「其實,最難面對的是孩子再遭受歧視」。

灰燼說,因為是同性戀,她不敢找政府、國企的工作,因為「身邊不乏同性戀朋友,被單位發現後開除失業」。

(系列之十)

明報記者 劉洪慶 北京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