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若美國聯儲局的態度是不惜一切不願見1930年代大衰退,德國央行的態度就是不顧一切不要再見1923年的大通脹。德國人的歷史教訓使德國央行在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初期屢次犧牲歐洲匯率機制(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的盟邦以維持本身的信譽。怎樣犧牲?簡單來說,就是以德國本身需要為制訂金融政策的依歸,當時德國維持高息遏抑通脹,使其他一些ERM國家也要維持其經濟不能承擔的高息,結果最後被迫陷入衰退或退出ERM。當歐元面世,歐洲央行出世,歐洲央行借取了德國央行的強硬態度,為歐元換來了不少信任,使歐元承繼了德國馬克的保值地位。但金融海嘯爆發,暴露了歐元的結構問題——德國與周邊國家(特別是所謂歐洲五豬)的增長及經濟差距,和周邊國家的嚴重結構性債務,而德國的歷史情意結和政冶狀况更加深了歐洲信貸問題。
德民眾多不支持拯救方案
今年歐洲信貸問題重登舞台,先是希臘悲劇上演,Jurgen Stark(德國央行的歐洲央行代表)在1月6日的言論(歐盟不會拯救希臘)引爆了希臘債務事件,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3月18日以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方案,取代歐盟單獨援助方案,使在3月初剛回穩的歐元又再下挫,4至5月德國正值國內選舉,德國國民對資助希臘多持反對聲音(金融時報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一德國人認為希臘應退出歐洲貨幣聯盟),於是德國政府人員不時表達強硬言論(但仍無助德國執政黨選舉的成績),使拯救希臘方案三波四折,歐元亦急速下跌,最後萬億緊急救援基金出籠。歐洲信貸差價在9月間曾大幅收窄,使人憧憬喜劇收場。
豈料10月時愛爾蘭信貸差價飈升,這裏有着愛爾蘭本身的問題,但德國官員如財政部長Wolfgang Schauble表示投資者須分擔救援支出,承擔風險——意思就是歐洲政府不會擔保債券持有人能全數收回投資,此說一出頓時引起市場莫大關注及恐慌,這是使愛爾蘭問題急劇惡化的原因。之後,德國更正(或改口)是指將來的投資和拯救,而非已有的投資和拯救,但損害已造成了,同時這說法亦影響了投資者對以後買入歐洲政府債券的信心。
在11月初,消息傳出德國建議有問題的歐盟國家可作「有秩序無力償還」(orderly insolvency),跟着德國財政部長Schauble在Der Spiegel表示,私人投資者在將來拯救將有更多參與,將來的拯救將分為兩階段,先是將還款期延長,然後是私人投資者須以折扣收數;這與德國執政黨預算發言人Norbert Barthle在半年前要求持有希臘債務的債權銀行,接受債務重組及以折扣收數的觀點如出一轍。德國總理在11月10日表示G20正討論救市機制的退市時間。愛爾蘭的信貸差價就在這些時候急速拉闊,更奇怪的是愛爾蘭已解決了直至2011年終的融資需要,市場利率上升和信貸差價飈升對它是沒有短期影響的,但歐盟選擇不等待愛爾蘭宣布預算便「逼」愛爾蘭接受援助,唯一解釋就是歐盟不想愛爾蘭感染其他歐盟國家。
更改債券條款 引發市場恐慌
11月25日金融時報報道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通電,同意愛爾蘭問題須迅速解決,並同意現存救市機制將在2013年前以現存形式運作,但將來的新債券發行要加入集體行動條款,使債權人較易就更改債券期限及贖回折扣達成協議。同日彭博通訊引述德國央行行長Axel Weber說可增加救市基金數額,不過他的計算是在最壞情况之下只需增加1400億歐元的注資。11月26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拋出氣球說將歐盟4400億歐元救市基金加倍,但建議被德國否決,Schaeuble更說反對增加注資。
德國官員的說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哪個德國人想為希臘愛爾蘭的負債來付鈔呢?更何况這樣的承擔根本是無底深洞。投資者對此等言論的反應很清楚——愛爾蘭、葡萄牙等的信貸差價急促擴闊。德國政客的提法或者對德國人而言是合情合理的,對歐元區的長治久安也許也是對的,但於危機之中,此等言論無疑是火上加油,對於其他歐盟國家,感受又會截然不同。盧森堡總理兼歐元組主席Juncker在11月25日說憂慮德國正慢慢失去歐洲整體利益的視野。
歐盟希望愛爾蘭信貸與其他歐盟國家絕緣是有理由的,因為先是葡萄牙差價上升,接着是西班牙差價上升,這正是歐盟不欲見到但又發生了的事情,同時歐元由1.36下跌至1.2969。市場一般相信愛爾蘭、葡萄牙事小,一旦扯上西班牙便事大,因為西班牙的經濟體積和重要性足以搖動歐元。問題是市場的憂慮並不是財政問題,市場根本不理愛爾蘭葡萄牙的預算案內容,投資者看着的是愛爾蘭政局不穩,政府能否(政治上和財政上)實現擔保銀行高級債券持有人不用輸錢的承諾,惠譽評級(Fitch)便以此理由為愛爾蘭前景不明朗的原因,同時指債券真的重整將對歐元區帶來深遠的影響。
歐洲信貸懸而未解 但不礙股市
在上周四,歐洲央行宣布延長低息貸款機制,卻沒有如市場預期般宣布擴大購入債券,歐元由1.32下挫至接近1.30,但市場跟着發現歐洲央行大手買入愛爾蘭及葡萄牙債券,於是歐元迅速反彈。不過,這不會是歐洲信貸問題的完結,歐洲信貸問題已是政治問題加經濟問題,投資者要分析的已不只是經濟,而是歐盟國家的政治動向,其中德國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尤為重要。
至於財經市場的最新發展,可留意的有三點﹕一、美股是強勢畢呈,一些高啤打股有回吐,但尋寶遊戲已擴散,對象包括2000年科網股熱潮的寵兒光纖股及半導體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