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分析發現,不同直資學校申請學費減免的門檻高低不一,除了對家庭月入的要求相距可逾倍外,對家庭收入的計算方法亦有極大分歧,像最慷慨的數間「聖保羅」直資名校,不單在計算申請人的家庭收入時容許對方扣去租樓或供樓支出,更提供多達五級的學費減免,令即使月入三、四萬的中產家庭仍可受惠,獲兩至五成不等的學費減免。
可扣供樓開支
相反部分申請條件較嚴苛的學校,其計分法卻沒理會家庭成員人數,故申請人家庭若子女數目多會極蝕底。教育評議會主席鄒秉恩指出,今次審計報告指出部分直資學校尚有大批學費減免盈餘撥備未用盡,為教育局提供檢討機會,例如應否把各校的學費減免要求統一,突出教育局在這方面的統籌角色,令更多基層學生受惠。
據網頁資料,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及直屬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兩校每年學費分別是6萬及5.2萬,是全港學費最貴直資名校,不過在計算學費減免時也是最寬鬆。因學校採用家庭可動用收入計算,以三人家庭為例,父母可先扣除供樓或租樓的費用,餘下家庭可動用收入只要每月少於1.5萬,即可獲全費減免。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日前回應審計署批評時曾稱,學費減免計劃要求寬鬆,並不設名額。
另一直資校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今日則刊登聲明,指2007至2010年,學校已按規定把學費總收入10%用作學費減免及獎學金用途,至於部分學年未完全撥出的減免金額則已成立教育基金,在撥備不足時應付需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