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時事漫話﹕河蟹•何解?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6日 05:59
2010年12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時事議題﹕「維基解密」披露外交密件

所屬單元﹕全球化(資訊全球化)

相關概念﹕新聞自由(Freedom of the Press)

學習焦點﹕發揮創意,了解概念知識

政治創意密不可分

細心觀察,政治議題與「創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舉例,早前政制「起錨」宣傳被網民諷刺,設計出一系列跟政府宣傳口號標語相似的作品,網民正是發揮了創意,表達政治觀點。另外,香港電台節目《頭條新聞》頗受歡迎,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當中關鍵也跟創意有關。

政治漫畫亦是很好的例子,作者多運用創意諷刺新聞時事,若同學以成熟的態度閱讀,一方面必更了解時事新聞內容,另一方面也激發創意,以不同角度解讀同一事件。

筆者試以兩則漫畫作例,解釋同學可如何理解「河蟹」此名詞。

「河蟹」的定義﹕

「河蟹」是網絡用語,是「和諧」的諧音,出自並經常出現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

大陸網民以「河蟹」一詞代指封鎖、掩蓋負面消息、控制新聞和言論自由的行為,同時也有螃蟹「橫行霸道」的意思。

在大陸的部分網上論壇,「和諧」一詞本身已成為被封禁的關鍵詞。為了繞過這屏蔽,網民以「河蟹」或者其他諧音代替。

文﹕資深通識科教師 許承恩

資料來源﹕節錄自「維基百科」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