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X 派錢揚威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6日 05:59
2010年12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大埔恩主教書院一名中二學生在校內向同學派4萬元現金和8部iPhone,換取他人叫他一聲「軒哥」,務求在鍾情女生前顯威風,作為追求異性的「彈藥」。當日在場目擊的中三生謝同學說,他午飯後回課室期間,見中二級走廊聚集了大批同學,細聽同學討論,知道有一名叫阿軒的中二學生,把祖母所給的4萬元「買嘢食錢」,分成多疊100和500元帶回學校,並攜帶8部估計總值逾3萬元的iPhone手機向同學派發。謝同學形容,派錢期間全校哄動。

事件在網上廣傳後引起各界迴響,校方發表聲明,指「軒哥」的行為屬於品行及社交問題,已會見其父母及作輔導。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趙榮德表示,曾接觸不少學校發生同類事件,「試過有學生家長賭馬贏錢,給了學生幾千元獎勵,學生把錢派給同學,要求同學集體不上學到他家中看影片,只是今次派的金額真的比較『離譜』」。他認為,家長須糾正「以錢代替愛」的價值觀,亦要教導子女,不可用金錢作為換取友誼或認同感的手段。

教育心理學家鄧澔明博士認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有父母抽不到時間陪子女,就買禮物獎勵他們,子女耳濡目染下會覺得原來物質好重要」。他認為,學校和家長在糾正學生錯誤時,應先了解他派錢的原因,教導子女「友誼和尊重」並不可用金錢計算。

──綜合《明報》新聞

■相關概念

戀愛(love)

價值觀(values)

自我形象(self-image)

■多層思考

1. 阿軒如何博取同學叫他一聲「軒哥」?

2. 試討論以金錢和物質作追求異性的「彈藥」,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3. 假如你是阿軒的同學,你會如何勸導他?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1. 劉政,〈拍拖講金唔講心?〉,《明報》,2009.11.25

2.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愛情必修科》﹕http://www.famplan.org.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