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早年滿以為2008年金融風暴出現,會紓緩機場飽和的壓力,爭取時間籌劃第三條跑道,但08年後的復蘇較預期快,去年及今年客貨量均以雙位數字增長,故提早出現飽和是不爭的事實。熟悉航空業的人士分析,雖然跑道飽和時航空公司可改用更大飛機載客,但不能增加航點是削弱香港機場競爭力的致命傷。
據了解,政府早於2000年代早期已預計機場會於2019年左右達至飽和,故很早已部署研究第三條跑道,以趕及今年內動工,2019年落成,避免機場供不應求的現象出現;惟08年出現金融風暴,航空業受打擊,令政府放軟手腳,以為增加現時兩條跑道使用量,可紓緩飽和提早到臨的壓力。但08年金融風暴過後,航空業的增長速度甚快,機場客貨量於09年的增長達16至17%,勢頭有增加之勢,機場兩跑道可能早於2019年達至飽和,就如香港集思會預計,機場的跑道可能至2017年已供不應求。
綜合航合業人士分析,機場跑道飽和後,飛機量雖不能增加,航空公司亦可以改用更大型的飛機,增加載客量和貨量,以滿足空運的需求。不過,這只可解決現有航點的客貨量增長,但無助提升香港赤鱲角機場的競爭力。業內人士指出,機場要有增長,除客貨量提升外,最重要是不斷增加航點,這才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空運樞紐的關鍵。換言之,若香港機場不能增加航點,新航線將會落戶區內其他地區,香港將會繼海運後,失去空運的國際樞紐地位。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