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收到一名雷讀者的來信,內容詳細提及他對股票投資、港交所(0388)及和黃(0013)的看法。
首先,很多謝讀者的來信。讀者對以上三個問題顯然有很多認識和研究,涉及的範疇很多和甚為複雜,一時間慧雅也不知從何說起。本欄的長期讀者都一定知道,慧雅對投資的原理一直很有興趣,而港交所及和黃亦是慧雅已推介了很多年的公司。對於有關這三者的事情,慧雅不會沒有看法,不過怎樣說又是另一個問題。
且讓我先談股票投資的原理吧。對於讀者談及股票的價值與通脹有很大關連,慧雅沒有什麼異議,亦都覺得用股票的3年平均價是一值得參考的指標。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股票價值的來源不只是通脹。慧雅是甚為贊同前匯控主席龐約翰的看法,認為有限度負債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這概念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的一大突破,其重要性不下於蒸氣機的發明。
良好管理層 可借通脹環境增值
基本上,慧雅認為公眾上市公司是一在創造財富方面擁有不少優勢的機制。雖然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是為了與大眾分享財富,但「雙贏」的可能性是存在,不同行業的賺錢能力有所不同,不同管理層亦會對公司的價值有所影響,這在在都是企業價值的來源。基本上,良好的管理層應該能善用通脹環境為公司增值 (至少通脹會有利借貸的實質成本比表面低),這相信亦是為何優質公司的表現往往可優於通脹的重要原因。
以慧雅之見,不同公司可以看成不同的創富機制。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投資是一門「偉大的生意」,慧雅認為這句話可堪細味。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