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成港生拒為國捐軀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7日 10:00
2010年12月07日 10:00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EA)負責的國際公民教育研究(ICCS),在全球訪問了38國家地區共14萬名初中學生,本港區研究共有2902名學生受訪,結果顯示港生的公民知識在全球排第五,知識水平較高,但有達64%人坦言不會為國捐軀,願意參政者僅得三成,學者指結果反映港生較「現實」,不會將政治想法付諸行動。

負責香港區研究的教院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榮安表示,港生對公民角色認識較高,今次ICCS的問題主要考驗學生對政府功能和公民權利認知,國際平均得分是500,港生取得554分,在全球排第五,與1999年的同一調查排名相同。全球排首位芬蘭獲576分,第二至第四位依次為丹麥、韓國及台灣,美國和新加坡則無參加研究。

近八成對國家自豪 比例大升

除公民知識外,ICCS又研究學生的國家意識,逾八成受訪港生認為自己愛國,應對國家負有責任,對國旗和國家感到自豪的比例近八成,較99年同一調查只有約五成比例急升。

僅三成會參與政治

不過,國民意識提升並無削弱學生對民主的意識,研究同時發現,逾九成受訪學生認為市民應有權選政治領袖和享有言論自由,另有逾八成認為不可犧牲個人利益以滿足國家需要。另外,只有約三成人表示會參與政黨和政治活動,更有64%受訪學生直言,不會為國捐軀,為報國犧牲性命。

學者﹕香港學生重個人利益

李榮安認為,學生對國旗及國歌的自豪感十年間急升,反映國民教育有成效,但承認本港學生較「現實」,個人利益會放於國家利益之前。他又指出,認同特首在《施政報告》中建議,將現時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變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認為可透過正規學科及考試增加公民教育。他相信,「洗腦式」公民教育會使學生感抗拒,學校必須透過討論落實公民教育。

明報記者 彭美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