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調查顯示,近兩成受訪者仍為買安全套感到尷尬。連銷售安全套的岡本(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張泰堅也感嘆:「顧客尷尬,其實我都覺得尷尬,有guilty(罪)!」性治療師李偉儀則批評,不少學校對性教育也感到尷尬,往往安排「姑娘」在禮堂講台上,「隔好遠咁教學生用安全套,睇唔清,更摸唔到,點會學到點用?」
張泰堅說,有90後年輕人到岡本打工,「他說讀書時,老師要他作文寫『我的第一次』,於是他買了安全套準備開筆,但在學校掉在地上,他連忙一腳踩住,但已經太遲,被主任發現後記了大過。其實家長和學校都覺得用安全套就是罪犯。」他表示,安全套使用量自06年後,便每年下調約1至2%,部分與人口老化有關。
專家批評學校隔空講授
性學家吳敏倫教授則表示,學校教用安全套不等於鼓勵未成年性交,而是為成年作準備,但時下連成年人買套都鬼鬼祟祟,「胡亂放在便利店,不知裏面是什麼質料、味道,是厚是薄?連自己是什麼尺碼也不知道就買了,你可能太細,個套太大喎!」他建議,安全套生產商和性商店應考慮將安全套「攤出嚟,任人摸,給人試戴,這樣才會幫助顧客選擇到最適合的安全套。」
他又說,不少年輕人或基層覺得安全套價格太貴,生產商應該考慮減低成本,或研發可以循環清洗再用的環保安全套,吸引更多人購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