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愈調愈漲」、「屢調不降」,對於樓價居高不下的問題,不單深深刺痛內地民眾的神經,也令他們對中央的調控政策失去信心。「蝸居」、「房奴」、「集裝箱(貨櫃)住宅」、「膠囊公寓」,這些社會興起的新名詞均與樓價有關,逃離「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的說法,更被視為社會現象被廣泛討論。
在樓價高企下,有民眾將不滿化作怨氣,亦有人以無奈變出創意。上星期,雲南昆明一個以「所有人都買得起」作招徠的樓盤「天驕北麓」,發展商於開售時突然宣布加價一倍,惹來大批提早預訂的買家不滿,雙方爆發衝突,買家怒擲番茄、雞蛋,破壞售樓處抗議。
另一方面,北京一名年輕人指「以父母的工資水平,起碼得兩三百年才能在北京買房」,在公司樓下自製「蛋屋」,成本僅6000元人民幣,雖事後遭物業管理方面下令拆除,但已被網民視為「是草根用行動對高房價的一種抗爭」。
回應 (0)